员工辞职多半是为了躲开这样的领导,而不是这家公司……

曾经有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风靡全国,难道员工辞职都是因为诗和远方吗?其实不然,员工辞职有千千万万种原因,但是大部分人辞职的原因不是公司本身,而是自己的领导。想要留住优秀的员工,就要避免成为以下这四类领导。

我常常问听众是否跟随过某个差劲的领导。听众席上立刻会怨声四起,人们争前恐后地举手,抢着回答这一问题。

有一次,我灵光一闪,产生一个想法。现在它看似浅显,但当时确实给了我灵感。

我问了一个问题:“有多少人辞职是因为领导不好或同事关系不和?”几乎所有人都把手举了起来。

这印证了我的想法:辞职的员工想离开的是人,而不是公司。 

员工因谁辞职?

据估计,65%的员工辞职是因为自己的领导。我们常说员工辞掉工作或“炒掉”公司,但其实他们炒掉的是领导。

“公司”不会做不利于他们的事情,而“人”会。

也有时候是同事的问题导致他们辞职,但是,他们的直接上级通常才是真正促使他们离开的人。

很多领导能给员工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这也让开始新工作的员工更加乐观,他们希望顺利开展新工作。

但是时间一长,员工会透过领导伪装出来的假象,看清他们的真面目。

那么,员工会因为哪类领导辞职呢?通常有以下4类: 

1.轻视他们的人

谁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得到别人的赞美。

但是,很多人在工作中不但得不到赞赏和认可,反而会被轻视。

如果领导盛气凌人,轻视甚至侮辱员工,就会给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包括工作关系,带来灾难性后果。

英裔加拿大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决断两秒间》(Blink)一书中写道,人际关系专家约翰·高特曼(John Gottman)能够通过夫妻双方的谈话准确预测出他们婚姻的美满程度。

他用什么指标来判断婚姻会出现裂痕呢?侮辱。如果夫妻一方总是侮辱另一方,婚姻注定会破裂。

我们不可能提升我们所轻视的人的价值!如果心中没有尊重,我们就不会尊重别人。为什么?因为人的内心想法必然会表现在行为上。

据我观察,领导一旦轻视下属,就会操纵他们、物化他们,甚至不把他们当成人看,领导这样做是绝对不合适的。

那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吗?发现员工的价值,表达出你对他们的欣赏。领导通常善于发现一个机遇或一场交易中的价值。在对待员工时,他们也需要有类似的能力,发现下属的价值,并称赞他们的贡献。

他们也许通过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客户贡献了价值,也许为组织的总体价值做出了贡献,也许通过提高同事的绩效贡献了价值……如果你能找到他们值得被欣赏的地方,他们就会因为为你工作而感到欣慰。

 

2.不值得信任的人

你有没有跟自己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过?那种感觉肯定很难受。

没人愿意和自己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

曼彻斯特顾问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职场信任度在日渐降低。他们发现,领导在工作中出现以下问题时很快就会失去下属的信任:

◆ 言行不一致

◆ 将个人利益置于团体利益之上

◆ 隐瞒信息

◆ 撒谎或说话半真半假

◆ 思想保守

领导和下属之间信任关系的破裂如同镜子破裂一样。用石头砸镜子,镜子就会破碎。尽管有可能黏好捡回的所有碎片,但镜子还是有裂痕。裂痕越多,镜像就越扭曲。

同理,缺少信任,人际关系的裂痕就难以弥合。

调查也表明,以下是领导培养员工对其信任的几种最佳方法:

◆ 保持正直

◆ 坦诚地交流愿景和价值观

◆ 尊重员工,将他们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

◆ 将共同目标置于个人目标之前

◆ 不顾个人得失做正确的事情

作为领导,建立和维系信任事关气节和沟通。如果你不想让员工离开你,你要始终如一、坦诚地信任他们。

3.能力不足的人

常常听到人们抱怨他们的上司不是好领导。不管是工厂车间的工人、销售、中层经理、运动员,还是志愿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领导有能力胜任工作。

无能的领导会分散团队注意力,浪费员工的精力,妨碍员工对于主要事务的关注。他们使员工不再关注愿景和组织价值观,反而去关注领导的行为。

如果下属能力很强,就会担心领导会不会把工作搞砸;如果下属能力弱或经验不足,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工作。这两种情况中,员工工作效率都会降低。

能力不足的领导无法长期领导能力强的员工。

《领导力21法则》中的“尊重法则”认为:“员工会自然地尊重比他们强的领导。”领导能力为7分(10分满分)的员工不会服从领导能力为4分的领导。他们会辞职、跳槽,去找能领导他们的人。

 

4.没有安全感的人

领导重视员工、正直、有能力,员工就一定愿意追随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便领导具备了这些素质,还有一个因素可能促使员工出走——领导没有安全感。

判断领导有没有安全感很容易。缺乏安全感的领导对权力、职位和得到他人认可的欲望可能外化为恐惧、猜疑、不信任或嫉妒,但有时表现得相对隐蔽。

优秀的领导会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工作出色,第二,培养有潜力的下属成为领导。缺乏安全感的领导从来不这样做,相反,他们还试图把自己塑造成必不可少的角色。

他们不想培养下属,阻碍他们发挥潜力,不让他们比自己更成功。

实际上,这种领导只想借助下属们的帮助来获得成功。无论何时,只要下属达到一定水平,他们都会视之为威胁。

员工希望领导能够激励他们,而不是打击他们。他们希望领导能提高他们的水平,帮助他们进步,而不是打压他们。他们希望领导帮助他们发挥潜力,获得成功。

如果领导更在意维护自己的权威、保护自己的职位,那么他们最终会去投奔其他领导。

对组织而言,最糟糕的事情是流失优秀的员工。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只归咎于公司、竞争、市场或经济形势,要反思领导到底哪些做得不对。

不要忘记,员工辞职不是因为公司,而是因为人。

如果你想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帮助公司完成使命,你就要成为更优秀的领导,不管你是哪一层级的领导!

 

本文作者:约翰·C.麦克斯维尔,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能当领导吗?其实取决于这3点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当领导的潜质,主要是观察其领导力的强弱。其实,领导力是可以练出来的,威仪、用人、决断力,这是领导力的三个关键,把握了这三点,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有人说,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个蝴蝶效应理论试图说明: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未来状态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实,蝴蝶效应理论对于领导力同样适用。只要能找到领导力的几个“蝴蝶效应点”,神秘的光环也就随之消失了。

要找到这三个至关重要的蝴蝶效应点,请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看起来像个领导吗?你能容得下高人吗?你是敢拍板的人吗?

1. 你看起来像个领导吗?

领导力的第一个蝴蝶效应点,就是威仪。

何为“威仪”?行走坐卧让人看起来很舒服,这叫威;行走坐卧都有尺度,这叫仪。领导的功夫要内外兼修,从别人眼里来看,一个人是不是领导70%取决于外在的威仪,有“眼”的人,看你威仪怎样,就知道你得道多少。

里根作美国总统时,有时与幕僚们开会直到深夜11点,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当他一返回官邸,就下意识地挺直腰板,挺起胸膛,恢复平时精神抖擞、春风满面的样子。因为常有记者等候在这里准备采访他。

领导的威仪,在于有意识地培养。时刻提醒自己:要表现得像一个领导。领导好做,只要你“装”的像个领导;领导不好做,因为要“装”到骨子里都是领导,让你的“威仪”在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才算有真“功夫”。

我曾细心观察:为什么有的领导说话我们无法质疑?为什么有的领导却要苦口婆心、口沫横飞,下属还不愿全力行动?这时候全不在你说的内容,而是你说话时的威仪。

 

2.你能容得下高人吗?

领导力的第二个蝴蝶效应点就是用人,有没有容人的胸怀、用人的能力。

真正有大成就的人,都懂得网罗人才、为己尽力,共同完成自己的大事业。

刘邦斩白蛇起义时,他的宏图是要一统天下。而项羽起义主要的目的是要当西楚霸王。于是,要一统天下的人,就能广泛地任用贤才,刘邦麾下有张良、韩信、萧何等高士。而项羽重视的是自己做霸王,身边只有亚父范曾,再无高人。

刘邦在平定天下之后,自己总结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练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也许谋事不如子房,带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就一代霸业,因为他善于用人,整合几位核心将领与谋臣的才能来完成自己的事业。

领导者的成就不决定于自己的能力,而决定于麾下是否容得下高人!永远都要记住:成功的领导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3. 你是敢拍板的人吗?

领导力的第三个蝴蝶效应点是:决断力。

《薛文清公从政录》中有言:“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不明固无以知事之当断,然明而不断,亦不免于后艰亦。”这段话说的就是决断力。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具备当机立断、把握机遇的能力。只要自己把事情审查清楚,计划周密,就不要再怀疑,应立刻果断地行事。

领导人无论在各个领域成长都会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决断,有些是非常艰难的,可能需要在人性、感情、欲望、利益、良知等大是大非上进行抉择。

古人云:处事有疑,非智也;临危不决,非勇也。优柔寡断,不管是一般人还是领导人,都是性格致命的弱点,不仅会导致无法实施领导行为,还会损害你在下属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己被信赖的程度。

领导者必须养成完善的信念与价值观体系,才能做到当断就断!

威仪、用人、决断力,这是领导力的三个关键,把握了这三点,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领导力不是少数人才有的天赋,更不是多么神秘的东西,只要通过有意识地训练,人人都可以达到渴望的职业高峰。

 

本文作者:刘剑,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