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业成功了,为什么合伙人却离开了我?

创业初期,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有些困难可以咬牙坚持下去,等待下一刻的雨过天晴,但是有些问题却只能笑着说,算了,放弃吧,正如合伙人的离开。

创业,最开始的雏形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资源有技术的出资源技术,结合众人的力量,实现大家共同的事业。

但是,有时候,公司刚有起色,熬过了初始的孵化期,开始准备正常盈利的时候,合伙人却要离开了,不得不说,这对创始人而言,真是一个特别尴尬的话题。

那么,合伙人为什么要离开公司呢?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原因。

1. 失去投资兴趣

对公司而言,最好的状况是:合伙人们把所有的关注全部付给公司,全心全意为公司的利益服务,众志成城,共同创造美好的事业。

但现实生活往往不是这样,人们深谙不能把鸡蛋全部放进一个篮子的道理,很多时候,一个合伙人,会同时兼职好几家公司,金钱、时间、精力都被他分成了好几份。

而一个人拥有的资源本身也是有限的,什么都想做,肯定意味着会出一些纰漏。而他一个人的问题不要紧,但由于他的身份是公司的合伙人,那么,由此,他的问题也会对他所在的公司造成不良影响。

而对合伙人本身来说,也实在太累。于是在每家公司发展到一定时段之后,他会权衡比较,退出发展最慢的那家公司,而后,追加投资到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中去。

所以,此时,合伙人的离开,不是说你的公司不好,而是因为在合伙人的眼里,你的公司发展速度还不够快。

当然,这也是一个十分正常的事,因为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不景气,创业公司们正面临着资本的寒冬,合伙人们谨慎一些行事也无可厚非。

2. 岗位缺失

在公司发展的不同时段,由于市场的需要,公司需要的人才重心也会随之改变。造成公司岗位缺失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此。

比如大家一起创造一个高新技术类的公司,所有的人都是技术型人才,但随着公司的发展,需要增加业务、宣传等方面等人才。

此时,一部分技术型的合伙人可以成为管理者,但是技术类管理者由于对业务、宣传等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对这类人才进行管理。于是,导致公司会外聘这方面相关人才参与管理。

而此时,技术类管理岗就过剩了,而合伙人也不能随便安排到一个基层技术岗上,于是就出现了岗位缺失的情况。

造成岗位缺失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合伙人的成长,落后于公司的发展。比如,一个合伙人只会技术,完全不懂管理,也不去进修学习,那么怎么能把他放进决定公司发展的重要管理岗位呢?

而此时,如果创始人为了公司发展的必要性,把一个合伙人从副总裁直接降级,变成一个中层主管,但是其他的合伙人地位没有丝毫改变,那么对这个合伙人来说,辞职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

但即便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了公司的整个良性运行,有些时候,创始人也不得不壮士断腕,将岗位多余的人才脱离主要团队。

3. 工作理念不一致

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虽然同在一家公司里做合伙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观念和利益诉求。即使是再合拍的合伙人,也会有激烈争吵的时候。

很可能,在创业初期,大家的主要观念是一致的,能够为了公司的整体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但到了一些所谓”命运的转折点”之时,人们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由于工作理念的矛盾,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此时,势必会造成合伙人的离开。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几个合伙人因为公司要不要上市的问题,激烈争吵,最后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还被美国举报盗用教材,不得不再去打官司。

此后,有个影评说:永远不要和你最好的朋友一起开公司,最后可能连朋友都没得做。

当然,电影可能稍显艺术和夸张,但是在现实生活里,由于工作观念的不合,造成的合伙人离职,甚至反目,却也是屡见不鲜。

每个人都想主宰自己的事业和未来的发展,能够共同走上一段,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

而此时的分别,对创始人来说,不代表他们的情感和事业都破碎了,只是无法共同继续前行而已。

无论合伙人,是以何种方式离开的公司,他,总是已经离开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一直陪我们前行,虽然合伙人已经离开了公司,但公司还需正常地运营下去。

此时,作为创始人,要做的事还有很多:稳住公司的上下情绪,寻找替代其岗位的管理者,使股权回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人也是如此。合伙人的离开,是为了等待下一次的美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