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你是否有过创业的念头?

如果从来没有过,你还挺特别的呢。

腾讯企鹅智库曾对20多个省市的5万多网民做过一项创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从来没想过创业的人,只有3%。

40%的人经常有创业冲动、或者经常在琢磨这件事;30%的人偶尔会想一下;19%的人已经在创业的路上。

不过这篇文章,我要给那些想创业的年轻人泼泼冷水,反正那些真正的创业者从来不怕泼冷水。

  • 打工没出路,创业才可能获得成功;
  • 老板太傻逼,我还不如自己去创业;
  • 上班赚太少,财富自由只能去创业;
  • 上班不自由,自己创业自己说了算。

这几句话,不知道带偏了多少年轻人。

说几句你不爱听的话:

打工都打不好,创业你也是炮灰;找不到好工作就去创业,你是认真的?你当创业比工作简单么?

嫌打工赚钱太少去创业,你听说过“公司收入200万,税后到手2.14万”么?

光想着创业当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你没看朋友圈里刷屏的“极路由创始人创业6年欠款6000万”么?

创业并不美好,九死一生是创业常态,创业3年套现15亿抛弃你的神话故事10年能有几遇,创业维艰,更多的是周而复始的失败。

除去创业本身的低成功率,还有很多人本身就是根本不适合创业的。

01. 抗压能力差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说上班压力大,那是因为你还没创过业。

上班的压力是什么?工作量大的压力,任务太难的压力,学新东西的压力,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压力,赚钱的压力,升职的压力。

创业的压力是什么?创业选错路的压力,资金链断裂的压力,招不到人的压力,产品失败的压力,发不出工资的压力…公司倒闭的压力。

创业过程中要承受的压力和恐惧远超你的想象,它会让大部分抗压能力正常的人都崩溃,一定是抗压能力远高于常人的人才适合创业,你抗压能力正常甚至你天生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那你别想不开去创业。

创业者不仅每天面对巨大压力,而且还无处诉说。

有一次跟一个内容同行吃饭,他们说老板经常下了班,一个人躲在办公室玩吃鸡,有时候周末专门跑到公司一个人打游戏。

我听到的不是悠闲,是一个老板无法与人诉说的压力。

一个老板,每天一进公司,就有一堆人需要他鼓励,可谁来鼓励他呢?只能自己鼓励自己。

他甚至不能展示自己的压力,不能表现自己的沮丧甚至害怕和恐惧,一个老板应该是永远自信和充满勇气的。

可现实是,一个老板是每天都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每天都觉得自己公司快倒闭了。员工面对的压力是苦累,老板面临的压力是生死。

02. 怕苦怕累怕麻烦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很多年轻人都感觉上班如上坟,上班很痛苦,比上班更痛苦的是天天上班,比天天上班更痛苦的是天天加班。上班再苦再累,其程度也是远不及创业的。

上班族周一到周五都还有个奔头,那就是周六日,一年还有大大小小的假期。创业者早就死了这条心了,员工最狠也就是 996,也是每天早上 9 点到晚上 9 点,每周 6 天,老板是 24 X 7 ,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每天工作到凌晨,一周7 天,一年 365 天的操心。

总之,创业者没有休息日,只要你还活着,就得时刻操心。

现实是,大多数人对一些累的、麻烦的、不耐烦的事情,都有个普遍能接受的程度,超过这个度,就受不了。但创业本就是一件特别苦、特别累、特别麻烦的事情,如果你吃苦受累的能力一般,甚至你格外怕苦怕累怕麻烦,上班工作都经常不能按时交差,总是拖延症上身,那你千万别想不开去创业。

这里多说一点“怕麻烦”。

你做一个员工,基本上掌握一个核心技能,待在一个固定岗位,完成工作中的特定一环就好了,再麻烦也不过如此。

如果你创业做老板呢,你当然还是不用样样精通,但是你还必须得样样都懂一点,因为你样样都要操心。所以,怕麻烦,也就是心力不足的人,千万别想不开去创业,否则注定是一场折磨。

03. 觉得打工受委屈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如果你是觉得打工受委屈太多而想去创业,我劝你早点死了这条心。

你没听马云说么,企业家的内心都是被委屈撑大的,一个人做老板要承受的委屈,要比他打工时承受的委屈多无数倍。

做员工时你基本上就是受老板和直属领导的委屈,创业做老板后,谁都能给你委屈,员工的不理解让你委屈,合伙人的不配合让你委屈,媒体的负面报道让你委屈,消费者能给你委屈,合作伙伴能给你委屈,竞争对手能给你委屈,甚至ZF部分也会不断的给你委屈。

基本上,一个人能承受多大的委屈都是性格决定的,你打工承受不了委屈,你创业一样也受不了委屈,而创业后你要承受的委屈只会更多、更大、更严重、更恶心。

另外,其实很多人所谓的委屈,其实是矫情,无知,心里没数:

比如,有人委屈是觉得老板压榨自己,给自己的工资太低。抱歉,你自己值多少钱自己没点数么,我见过有些人,脑袋一热,去跟老板提离职,本想着老板加薪挽留,没想到老板说了个“行”,然后灰头土脸走了,找个薪水不打折的工作都难,并不是人人都能跳一跳翻一番。

再比如,有人委屈是觉得自己在公司不受领导、同事喜欢。抱歉,大家都很忙,没人花心思去针对你,再说你也没那么重要吧,所以公司里关系处理不好的,少怨别人,多问自己。

工作需要你处理的关系已经很简单了,基本上就是同事间的平级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创业需要你处理的关系就复杂多了,你和各层级员工的关系,你和合伙人的关系,你和投资人的关系,你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你和媒体的关系,你和ZF的关系。上班都处理不好关系,创业后你就废了。

所以,觉得打工受委屈的人别想不开去创业,这不是个好的创业理由,甚至你因此而创业,只会得到更糟糕的结果。

04. 想追求更多自由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很多人觉得打工太不自由了,工作不自由,时间不自由,甚至做自己都不自由,觉得创业后就自由了,什么都是老子说了算,时间大把大把的都可以自由安排,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创业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概率,可能不到1%,但这已经是创业最大概率能实现的自由。除此之外,都会变得更不自由。

做员工,你的工作是领导给你安排,创业做老板后你的工作是助理帮你安排,可能一周、甚至一个月后你要见谁、做啥、开啥会,都预先安排的。

做员工,你上班之外的时间都是自由的,创业做老板后你的时间基本都不属于你,它属于员工、合伙人、生意伙伴等等,一堆人等着瓜分你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时间的安排,你都改不了。

做员工,你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都是自由的,创业做老板后,没有什么工作范围之外,你的形象就是公司的形象,你的个人品牌直接影响产品的品牌,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你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都不是自由的,甚至你的社交媒体帐号都要专人来帮你打理。为了公司发展,你不得不说不想说的话,做原本内心抗拒的事情,和讨厌的人称兄道弟喝酒聊天。

总之,创业后,你就不是你了,你是公司的,你是大家。人这一生,都不可避免的要做很多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创业总是会经历更多,如果你内心特别在意这个,就别想不开去创业了。

05. 做事没长性没耐性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很多人坚持单身很多年,维持贫穷很多年,保持熬夜很多年,只要是不用费力就坚持的,他都有耐性,但只要是需要一直努力付出才能坚持的事,他永远都没有长性。

这种人绝对不适合创业。

一定要明确,几乎所有的创业,都是万里长征。不要只盯着那几个三五年上市的明星企业特例做判断,绝大多数企业,包括很顺利和很牛的超级大企业,走过来的历程也都是万里长征。

除了极个别的幸运儿之外,总的来看创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不断发现哪条路走不通,最终找到一条走得通的路你就成功了。

我们之所以好像经常看到成功的公司,比如说上市公司或者是500强,那是因为只有这些成功的公司才会被媒体报道,才会被别人传颂,而大量不成功的公司早已经悄无声息,你听都没有听过更不可能看到过。

孙陶然有个观点:很多创业者在经历了三年、四年的创业还没有见到曙光就会觉得非常沮丧,觉得为什么我已经三年了、四年了,还在这里苦苦挣扎呢?其实如果对企业的生命周期有了解的话,这是很正常的。一次成功的创业,至少需要十年。BAT 中的每一家从创立到最后 IPO ,都超过了 10 年。

罗永浩讲创业时说过,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项目的创业,一定从第一天就要明白,它是一个万里长征,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事情没有长性,比如说一个事情,一辈子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两年的热情就过去的人,是不适合创业的。

06. 对和家人相处时长很在意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有个正在创业的男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就是:上辈子杀人作孽,这辈子男友创业。

创业寡妇,这个词你不跟创业的人过日子你大概不会明白。

作为创业者家属分享过 5 点:

1. 首先,他很忙,那怕你被放在他名单的第二位(第一位当然是工作),和别的妹子相比,你也只是有半个男朋友。有一次好不容易出来约会,到了地方,发现他的老板要跟我们同桌做,然后我就坐在边上玩手机听他们谈生意。

2. 其次,他很忙,没时间琢磨你的小心思,安抚你的小情绪。别的妹子作是爱男朋友的表现,你作就是不理解他、不够成熟,往大了说是“后方不稳”。

3. 再者,他很忙,哪怕你本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公举,你也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4. 然后,他很忙,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我半夜失眠就是玩手机刷知乎,他永远都在那做PPT做PPT做PPT。

5. 还有,他很忙,忙了一天后晚上像狗一样躺在沙发上不说话时,坐在电脑前唉声叹气时,你会心疼会无奈会不知所措,甚至会讨厌自己,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去分担。

比单身狗更悲催的是,做创业者的另一半。当然,你如果创业之前没有恋爱,那创业后,起码是前几年,你也基本不会去恋爱,创业和爱都需要时间。

关于创业最大的一个谎言,就是所谓的平衡好家庭和事业,这件事在理论上绝无可能,一旦启动创业,几乎全是工作了,家庭是很难兼顾的。

有些人很重视自己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能跟家人共处的时间有多少,如果你对跟家人相处这个时间量很在意的话,千万别想不开去创业。

总之,抗压能力差的人,怕苦怕累怕麻烦的人,觉得打工受委屈的人,想追求更多自由的人,做事没长性没耐性的人,对和家人相处时长很在意的人,如果你上面这六种人,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最后,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还想创业,你是勇士,那就去吧:爱一个人都有风险,何况创业。

 

作者简介:粥左罗,前创业邦杂志新媒体运营经理,插坐学院副总裁,首席新媒体讲师。一年写100篇干货,服务50万互联网人,汲取向上的力量,逃逸平庸的重力。公众号粥左罗(ID:fangdushe520)。

作为中层管理者,从合格到优秀,你要懂得这些

中层管理者介于高层和基层员工之间,是数量最多的管理者,他们起到的作用是带领手下的员工完成上边下达的任务,在一些自营体的结构中还要承担更大的职责。

中层管理者起到上呈下达的作用

中层管理者是每一位员工最触手可得的岗位,是向上奋斗的第一步目标,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中层管理者,你必须要懂得这些:

一、管自己,也就是自我管理

目前中层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主要在下面三个方面存在问题:

时间管理不当:如果工作时候不能根据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对时间进行一个计划,那么就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会造成工作计划拖延

角色认知错误:当从基层员工变成中层管理者之后,很多管理者虽然位置改变了,但是工作的内容仍然没有变化,这就是没有人情自己的角色,这时候工作的重心不再是自己的具体事务,而是怎么样带着团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职责界定模糊:作为有一定权力但是权力有限的中层管理者,能够厘清自己和自己部门的目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带领着团队朝着目标行动。如果没法认清这个,就会做了一些别的部门做的事情,或者本该是自己部门的重要事情却没有做,同样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认清自身定位

二、管下,也就是团队管理

目前中层管理者的团队管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激励人心不足:目前中层管理者带领团队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用鞭子抽,时刻盯着员工,二是觉得自己好好做,做出了榜样员工就会被感化,事实证明,这两种方式都是低效并且被动的。要想激励人心,要关注员工最关注的东西:金钱奖励和成就感,所以要学会有效的授权,在自己的部门里面给予员工(特别是年轻有冲劲的员工)一定的自主权利,比如在部门里面设置微型自营体,让他们能够自动自发的去制定目标、完成目标,这样员工才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更有针对性和主动性。

组织执行力不够:很多时候当中层管理者对团队有了一些计划,想带动团队内成员一起朝着计划行动时候,却发现在执行的时候根本组织不起来,执行不下去,这就是团队的组织执行力出现了问题。

管理者带领团队前进

三、管上,也就是绩效管理

目前中层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向上思考不到位:中层管理者目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自己只把自己当成了上边管理者命令的执行者,却没有好好揣摩上层管理者的目的,如果只是根据上层的指示去执行,会让自己的团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应该是一个团队最宝贵的两种东西。

目标制定不清晰:对一个人来讲,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对一个团队也是这样,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一定要帮助团队厘清团队的主要目标

 

源自:范先生

逼疯你的不是工作,而是这4种人

我常常问听众是否跟随过某个差劲的领导。听众席上立刻会怨声四起,人们争前恐后地举手,抢着回答这一问题。

有一次,我灵光一闪,产生一个想法。现在它看似浅显,但当时确实给了我灵感。我问了一个问题:“有多少人辞职是因为领导不好或同事关系不和?”几乎所有人都把手举了起来。

这印证了我的想法:辞职的员工想离开的是人,而不是公司。 

员工因谁辞职?

据估计,65%的员工辞职是因为自己的领导。我们常说员工辞掉工作或“炒掉”公司,但其实他们炒掉的是领导。“公司”不会做不利于他们的事情,而“人”会。也有时候是同事的问题导致他们辞职。但是,他们的直接上级通常才是真正促使他们离开的人。

很多领导能给员工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这也让开始新工作的员工更加乐观,他们希望顺利开展新工作。但是时间一长,员工会透过领导伪装出来的假象,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如果老板是个混蛋,员工迟早都会发现。

那么,员工会因为哪类人辞职呢?通常有以下4 类:

1. 轻视他们的人

谁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得到别人的赞美。但是,很多人在工作中不但得不到赞赏和认可,反而会被轻视。如果领导盛气凌人,轻视甚至侮辱员工,就会给职场上人际关系,包括工作关系,带来灾难性后果。

英裔加拿大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决断两秒间》(Blink)一书中写道,人际关系专家约翰·高特曼(John Gottman)能够通过夫妻双方的谈话准确预测出他们婚姻的美满程度。

他用什么指标来判断婚姻会出现裂痕呢?

侮辱。如果夫妻一方总是侮辱另一方,婚姻注定会破裂。

我们不可能提升我们所轻视的人的价值。如果心中没有尊重,我们就不会尊重别人。为什么?因为人的内心想法必然会表现在行为上。

据我观察,领导一旦轻视下属,就会操纵他们、物化他们,甚至不把他们当成人看。领导这样做是绝对不合适的。

那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发现员工的价值,表达出你对他们的欣赏。

领导通常善于发现一个机遇或一场交易中的价值。在对待员工时,他们也需要有类似的能力,发现下属的价值,并称赞他们的贡献。他们也许通过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客户贡献了价值,也许为组织的总体价值做出了贡献,也许通过提高同事的绩效贡献了价值。

如果你能找到他们值得被欣赏的地方。他们就会因为为你工作而感到欣慰。

2. 不值得信任的人

你有没有跟自己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过?那种感觉肯定很难受。没人愿意和自己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

曼彻斯特顾问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职场信任度在日渐降低。他们发现,领导在工作中出现以下问题时很快就会失去下属的信任:

  1. 言行不一致
  2. 将个人利益置于团体利益之上
  3. 隐瞒信息
  4. 撒谎或说话半真半假
  5. 思想保守

领导和下属之间信任关系的破裂,如同镜子破裂一样。用石头砸镜子,镜子就会破碎。

尽管有可能黏好捡回的所有碎片,但镜子还是有裂痕。裂痕越多,镜像就越扭曲。同理,缺少信任,人际关系的裂痕就难以弥合。

调查也表明,以下是领导培养员工对其信任的几种最佳方法:

  1. 保持正直
  2. 坦诚地交流愿景和价值观
  3. 尊重员工,将他们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
  4. 将共同目标置于个人目标之前
  5. 不顾个人得失做正确的事情

作为领导,建立和维系信任事关气节和沟通。如果你不想让员工离开你,你要始终如一、坦诚地信任他们。

3. 能力不足的人

我常常听到人们抱怨他们的上司不是好领导。不管是工厂车间的工人、销售、中层经理、运动员,还是志愿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领导有能力胜任工作。

无能的领导会分散团队注意力,浪费员工的精力,妨碍员工对于主要事务的关注。他们使员工不再关注愿景和组织价值观,反而去关注领导的行为。

如果下属能力很强,就会担心领导会不会把工作搞砸;如果下属能力弱或经验不足,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工作。这两种情况中,员工工作效率都会降低。

能力不足的领导无法长期领导能力强的员工。《领导力21法则》中的“尊重法则”认为:“员工会自然地尊重比他们强的领导。”

领导能力为7分(10分满分)的员工,不会服从领导能力为4分的领导。他们会辞职、跳槽,去找能领导他们的人。

4. 没有安全感的人

领导重视员工、正直、有能力,员工就一定愿意追随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便领导具备了这些素质,还有一个因素可能促使员工出走——领导没有安全感。

判断领导有没有安全感很容易。缺乏安全感的领导对权力、职位和得到他人认可的欲望,可能外化为恐惧、猜疑、不信任或嫉妒,但有时表现得相对隐蔽。

优秀的领导会做到以下两点:工作出色,培养有潜力的下属成为领导。

缺乏安全感的领导从来不这样做,相反他们还试图把自己塑造成必不可少的角色。

他们不想培养下属,阻碍他们发挥潜力,不让他们比自己更成功。实际上,这种领导只想借助下属们的帮助来获得成功。无论何时,只要下属达到一定水平,他们都会视之为威胁。

员工希望领导能够激励他们,而不是打击他们。

他们希望领导能提高他们的水平,帮助他们进步,而不是打压他们。他们希望领导帮助他们发挥潜力,获得成功。如果领导更在意维护自己的权威、保护自己的职位,那么他们最终会去投奔其他领导。

对组织而言,最糟糕的事情是流失优秀的员工。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只归咎于公司、竞争、市场或经济形势,要反思领导到底哪些做得不对。

不要忘记,员工辞职不是因为公司,而是因为人。

如果你想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帮助公司完成使命,你就要成为更优秀的领导,不管你是哪一层级的领导。

 

作者:约翰·C·马柯斯韦尔  编译:杜书伍  来源:摘编自浙江人民出版社《领导力26法则》

当一个好领导,记住这8句话就够了

大家先来思考一个小问题,你觉得一个好领导有什么特征?相信大家都能说出很多有理有据的长篇大论,但是在这里,8句话就够了,快来看看都是什么吧。

1. “对不起,是我错了”

领导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下属才会指出领导的不足,企业也才有可能回避战略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在这方面,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最大。过去的成功会使这类企业的领导更为盲目甚至过度自信。现实中多见“老板生病,员工吃药”。过度甚至盲目自信的领导,一般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出了问题总会从别人那里找原因。这既不利于创新思想的形成,也加大决策失误的几率,更不利于企业内坏消息的及时上报,严重的会累及企业的生存。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对领导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对于一个从不认错的领导,将不会有人指出他的过错,从而也就使他失去了通过他人提示学习改进的机会。面对不确定的环境,领导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助于在企业中形成试错迭代的创新学习氛围。

中国谚语说,聪明人从错误中学习,更聪明的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有些人看到别人犯错,觉得是别人傻,而自己比较聪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因此不必吸取别人犯错的教训。犯错需付代价,承认错误会丢面子,勇于承认错误,需要理性修炼。

例如,某公司决定并购一家企业。当时有人质疑,该公司总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家的错误,我们不会重犯”。事后表明,并购彻底失败,他回过头来说:“企业发展的有些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头撞南墙,终获教训,该公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企业或人生过程走的都是不可逆的单程路,在每一阶段该做点什么,所遇的决策实际上都是一次性经历,也就是无经验可循。

德国谚语说,经验是愚者之师,理性是贤者之师。这是为什么呢?只有破除经验主义,人才会有敬畏心,心态开放,谨慎前行。

2. “你有什么建议?”

广开言路,吸纳好建议,已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创新思想来源。身为企业领导,经常对下属作指示、提建议,无意之中就会变得更喜欢说而不太注意听,甚至在企业内部召开征求意见的诸葛亮会时,也倾向于搞一言堂。对此,下属心中自然清楚,领导其实只想作报告,发表他自己的看法,绝对不想听他人的意见。他们从而得出结论,自己讲了也没用,提了建议领导也根本不会听。长此以往,就是真的有了什么好想法时,也不愿对领导谈,而只是被动接受领导的各种指派。这样,就更使领导认为,员工只是自己心目中的“听话”工具,并由此主观武断地认为下属无能,提不出什么好建议,企业根本没有什么人才。

实际上,这种情况的出现,问题的根源还在领导自己的身上,不妨从主动征求下属想法切入,试着做些改变。

3. “就照你的办”

注意倾听下属的建议,不能只做姿态。重要的是在听到好想法时,能够真心积极地给予回应。领导肯定了下属提出的想法,支持下属按自己的想法实施,可给下属带来成就感,激发出创意激情,进一步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可以提升下属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工作时更具主动投入精神。这会反过来推动领导自身意图的贯彻,让每个员工觉得,企业的成功与自己提出的建议相关,可提升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这一点,正好是许多企业家所追求的管理至境。

4. “我们一起……”

在领导的肯定下,员工按照自己的建议,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在此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预料之外的困难。此时,领导要与员工站到一条战壕中,以“我们一起”的姿态,给予及时的支持、鼓励与帮助。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领导袖手旁观,认为谁提出方案,就该由谁负责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该追究方案提出者事先考虑不周的责任,那就很容易在员工心中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如此一来,企业中自然就没人会主动提什么建议了。经常采用类似“我们一起……”的说法或做法,而不是强调“你自己去……”、“我自己来……”等,给人机会,给人信任,给人支持,还有额外的好处,就可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团队合作氛围,将领导自己从事必躬亲中解放出来。

5. “干得好”

对于下属完成的工作,要及时给予正面反馈。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他人,特别是领导的及时认可。有人认为,认可是最强有力的工具,而且不需要任何成本。所以,领导应该学会如何毫不拖延地认可员工的卓越表现。适当认可员工的努力与能力,不仅对该员工本人是一种激励,对于组织来说,还可以起到将优秀员工的默会性知识与技能在组织内传播,从而带来员工整体技能与素质提升的作用。显然,这对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就是一种额外的收获。

考虑到对于员工业绩的正式认可,通常会受考核评价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在员工取得业绩的当时,就能迅速及时地做出响应。

为弥补正式奖励在及时性上的不足,在工作现场,若发现员工表现不错,领导可采取灵活方式,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表扬应该针对具体的人与事,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个体特色,结合员工的具体行为,对其确实做得特别好的方面给予积极肯定。

以此来表示领导对员工的细致关注与尊重,如此做法更能起到满足员工心理需求的作用,这些效果是一般物质奖励所不可能达成的。

6. “谢谢”

对于下属为企业所做的每一件事,从领导的角度来看,应该心存感激之情,而不应看作是理所当然。领导与下属的关系,若简单化成“我指挥、你干活”,那么除了工作之外,对于员工的尊重,对于其人生价值,就容易受到忽视。“人为赚钱而工作,但是为了得到承认而活着”。有时钱搞不定的事,动之以情能搞定。用人要情理兼顾,留人首先要留心。领导以心换心,以真情换真情,更有助于与员工建立真诚平等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员工的向心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7. “请……”

对于企业员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领导若采取简单粗暴的命令式做法,比较容易引发他们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从而会对领导有意无意地产生敬而远之、敢怒不敢言的想法。显然,这是不利于其工作主动与创造精神发挥的。许多企业为引进高层次人才,通常较为关注薪酬水平等有形的物质待遇的改善,对无形的精神文明环境的建设却不太注意,内心深处可能有意无意地存在着“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想法。故此,现实中多见“引进之前是人才,引进以后变奴才”的情况。

8. “微笑”

令人愉快的工作环境,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环境,而且还包括无形的精神环境。营造能让人忘我投入,积极创新的宽松工作环境,领导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在此,领导若什么都不想说,经常面带微笑,或最简单有效。真诚的微笑,能舒缓压力,愉悦身心;可化解怨恨,促人平和。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人们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等,都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有研究表明,业绩最佳的商业领导人与普通领导人相比,逗人开怀大笑的机会要高出三倍。人的情绪具有相互感染性,领导的乐观情绪会影响到员工,进而通过员工影响到顾客,也反过来影响到领导自己。

微笑的领导,能培养出微笑的员工,并使员工对于顾客的微笑服务变得轻而易举。在这里,营造让人笑得出来的整体环境,尤为重要。

 

*文章来自网络

有一种尊重,叫做“收到请回复”

01.“收到”是一种尊重,懂得尊重他人,人品不会差

朋友妍妍在一家公司做行政。

有天上班,妍妍接到领导指示,明天公司拍宣传片,要求所有员工穿黑色正装。

妍妍立刻在公司微信群发通知,最后还特意叮嘱“收到请回复”

同事们陆陆续续回复了,但直到下班,还有三个同事没有回。

妍妍赶紧给他们打电话。

结果,一个说看到,就是没回;一个觉得是小事,妍妍特意打个电话是小题大做。

还有一个同事连电话都没接。

“我就一直担心那个没接电话的同事第二天会不会没穿正装,到时候领导又觉得我没有通知到,第二天看到他穿着正装来上班才松一口气。”

妍妍说,在工作中,她最怕的事情就是发通知。

“发通知这事,虽然简单又无技术含量,但最考验人的耐心。”

隔着手机屏幕,我们永远不知道对方的等待有多焦急。

但我们能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发通知的那个人呢?有紧急或重大消息要通知到每一个人,你会怎么做?你是否也会选择群发的方式,并且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馈?

当你的信息发出去许久,只得到零星回复,你是否会焦虑?会担心?

“收到”两个字,花不了你1分钟的时间,但是对通知者而言,是一种证明和交代。

“收到”两个字,虽然简单,却体现了将心比心。

懂得将心比心的人,能够尊重他人。

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人品不会差。

02. “收到”是一个承诺,有契约精神的人,人品不会差

和妍妍有着同样烦恼的,是我的同学黄伟,他在一所高校做辅导员。

每年毕业季,关于如何办理离校手续、准备毕业材料的通知,他都要发很多遍,QQ群、微信群、短信、邮件,一个都不落下。

“我也不想发这么多遍,因为我很少能收到回复,我只能多发几遍,确保他们能看到。”

可就是这样,临近毕业办手续,总有些同学的材料准备不足,而准备不足的借口永远都是“老师,我没看到信息呀”“老师,我没收到信息呀”。

在学生回复信息这件事上,黄伟更担心这种行为背后所展现的学生们“契约精神”的缺失。

“不回复,就默认为没看到、不知道,到时候出状况就可以推脱。都是成年人了,还这么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工作了怎么办?”

社会很大,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够转个路口就能找到对方;信息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够时常聚在一起来通知;更不会有人反复通知,等你确认。

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收到”两个字不仅仅表示你看到了这条信息,还意味着你明白这条信息里包含的内容和要求,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

“收到”两个字虽然简单,却体现了契约精神。遵守契约,主动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表现。

有契约精神的人,人品不会差。

03. “收到”见人品,凡事有交待

“收到”这件小事,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

1.别人通知一件事,回复一下“收到,谢谢。”

2.别人问你一个问题,知道且愿意回答就回答,不知道不愿意就回一下“不了解。”

3.别人邀请你去赴约,想去就同意,不想去就说不愿意,哪怕借口忙也好,装作没看见很不好。

4.别人在你很忙的时候找你,可以先解释一下忙,等到闲下来再说。

5.别人如果想找你闲聊,如果你愿意就说,如果不想也不要忽视,告诉他你有事。

6.别人给你发的消息,你在很久后才回复,请先说声抱歉,再好好聊聊……

这个世界越来越大,信息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忽视收到的信息,可能是因为习惯了,可能是觉得无所谓了,可能是因为忙……

但是,对于发消息的人而言,宁愿要你否定的回答,也不要一片沉默。

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凡事都有交待,这就是好的人品

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3个迹象

什么是“远见”? 

很多人谈到远见时,都在说一些大而空的概念,什么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这些概念缺乏实操性,换言之,非常不接地气。

什么是高瞻远瞩?怎么才能做到高瞻远瞩? 我们完全无从下手。

关于远见,罗振宇说过的一句话:

“真正做事之人的远见,是及时掌握目前以及未来的趋势,可以从不同视角看待事物,为迭代保持充足的可能性。”

学会向年轻人学习,不断接纳新鲜事物和资讯,对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钝化保持必要的警惕,你就可以保证自己不被时代落下。

从未来的角度看现在所做事情的价值,从结果追溯过程的意义,就掌握了从不同视角看待事物的能力。

在阳光灿烂时就开始修屋顶,不断突破舒适区,保持对事业的饥饿感,就具备了迭代思维。

总而言之,这就是远见。

1. 向优秀的年轻人学习

“姜是老的辣”,“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都多”……对年长者的推崇,或者说年长者对自己能力的痴迷,随处可见。

小时候,我最讨厌来自年长者不分青红皂白的年龄碾压,过了30之后,我看到20来岁的人,也会不屑一顾,直到2016年,发生了一件事情改变了我。

有一天,我单位的一个小年轻给我推送了一个知识博主的公众号。

“姐,你平时喜欢读书,这个号是我一个学弟办的,每周发布一篇拆书文章,也有语音,很有意思。 ”

我刚开始没怎么当回事,我都读了30多年书了,还需要看这样的文章,听这样的语音吗?万一别人的解读错了,那不是影响自己真正读懂一本书吗?

过了一阵子,他又发给我一个链接,说知识博主开课了,教人怎么解读一本书,成为说书人。学弟送了他两个名额,干脆一起去吧。 既然报了名,就只能去学习,没想到,我听着听着竟然欲罢不能,后来把他的方法一试,真的很有效果。 由此,我开启了一条特别的写作之路——给各个听书栏目写“听书稿”。

不到半年,我就签约了好几个平台,每月看书写稿,收入竟然超过了主业。把爱好变成赚钱的手段,这是年轻人交给我的技能。

年轻人有很强的嗅觉,他们所做的事情,很多就代表了时代的趋势。

变化越来越快,这意味着过去经验积累的价值越来越低,甚至可以说,真正有价值的经验,来自于年轻一代,所以《经理人月刊》才会把“反向导师制”作为通向未来的“8条管理法则”之一。

也就是说,资深管理者要向年轻一代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你不仅是他们的导师,同时也是他们的学生。 

在这点上,好的管理者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罗振宇就曾对北大学生说:“如果我有些观点和你们的不一样,那八成是我错了。”

触及未来趋势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盯着身边那些厉害的年轻人,看他们在看什么书,做什么事,对什么感兴趣。向比自己优秀的年轻人学习,和时代同步,这是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第一个迹象。

2. 做事前先预想结果

我特别喜欢史蒂芬・柯维说过的一句话:“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

我们很多人在做事之前,不管目标,不看终点,只是单纯的埋头苦干,至于所做事情到底有多大价值,很多人根本不去思考,所以梯子搭错位置都不知道。

之前看《穷爸爸富爸爸》,书里有个故事给了我很深的震撼。

有一个村庄里没有水,村长委托两个年轻人给这个村庄供水,村民们向他们支付费用。

第一个年轻人艾德,是典型的行动派,马上买了两只大桶,每日奔波于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每天都能赚到钱;另一个年轻人叫比尔,自从签订合同后,他就失踪了,半年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

原来,在过去半年里,比尔做了商业计划,找到了投资,注册了公司,雇用了项目施工的专业人员,之后比尔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修建了一套从湖泊通往村庄的供水管道系统。 管道开始正式运行的那一天,艾德的生意被摧毁了,他一共只赚了一年半的钱。

为什么比尔能打败艾德?因为比尔做事之前懂得先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天天用桶运水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影响呢?很多时候,我们谈远见,似乎觉得很遥远。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做事之前多多问问自己想跑到什么样的终点,心中揣着什么样的目标。

从终点逆向出发,去评估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否值得。

如果不值得,有更好的做法吗?这个更好的做法,往往就是能让我们收获颇丰的远见。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3-10法则”,也就是做一件事之前,问自己10小时后,10个月后,10年后,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如果10小时后,你就觉得这件事没有意义了,那肯定不要做。

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能在时间里产生复利价值的事,越有做的价值。

学会从未来的结果出发,衡量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当你学会找未来要价值后,你就能比别人更有洞察力,更有远见。

做事前先预想结果,学会向未来寻求价值,这是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第二个迹象。

3. 阳光灿烂时开始修屋顶

塔勒布在《黑天鹅》里面提到“黑天鹅事件”,指那些小概率,但却影响巨大的事件。

黑天鹅事件,存在于各个领域,商业、科研、个人生活,比如金融风暴、雪灾、一场重病、一次失业、一场骗局…

黑天鹅事件,往往能直接摧毁一个人或一个家庭。

为什么我要说黑天鹅事件呢?

我想说的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远见的最终极的指标,是看这个人有没有对抗风险的能力,是否懂得对看不见摸不着,一辈子可能只发生一两次的风险,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因为即使我们做对了99.9%,只要有这0.1%的小概率黑天鹅事件发生,就能把做对事情积累的收益全部损耗完,甚至是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损失。 

职业上的备份系统,可以是领英创始人霍夫曼的“ABZ计划”,A计划指得是长线投入的工作,B计划指给自己开拓的新职业机会,Z计划是为了应对最糟糕的情况。 

比如应对失业,你要提前留出“风险资金”,确保自己失业后,可以好好生活半年左右的时间;比如应对疾病,你可以每个月存一定的钱,到疾病账户里,为自己买份靠谱的保险,多认识几个医生。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不断积攒技能,做好投资理财,学会规避风险,有了这些,你就为自己赢得了“安全空间”,应对“黑天鹅事件”。

马云曾在湖畔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不要等到下大雨去修屋顶。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去修屋顶,真的到大风大雨的时候先躲一躲再说很重要。”

阳光灿烂的时候,能“傻乎乎”的去修修屋顶,这就是远见。

学会向年轻人学习,学会从未来视角衡量事情的价值,懂得用备份系统应对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这是一个人开始有远见的第三个迹象。 

远见有多重要?

作家冯两努说:“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你今天的日积月累,一定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作者简介:柳一一,富书签约作者,儿子一岁,亲子咨询师,重度阅读者,年阅读200本+,给孩子最好的爱,是和孩子一起终身成长,风景从来都在路上。本文首发富书(ID:kolfrc),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转载请加fushulf

职场中,不会说话的人最可悲

现在这个时代,什么人最能获取人们的注意力呢?高颜值!一张精致的脸庞可以迅速让你成为人们眼中的明星。但是,比高颜值更能获得人们注意的,是高“言”值。像高晓松,马东,蔡康永,他们的外表并不出众,但是,他们妙语连珠的表达能力以及出色的演讲口才,吸引并且征服了无数的听众。

高颜值只是昙花一现,拥有高“言”值才是永恒的资本,卓越的演讲力和口才,是一个人事业中的第一块敲门砖。

为什么要学会演讲?

大多数人都会感觉,我好像并不需要啊。

演讲,不是一个生存技能或者必须的生活技能。以至于让大部分人都忽视了他的重要性。为何有的人事业能够蒸蒸日上、风生水起,而有的人,则终其一生碌碌无为?缺乏了演讲这个让事业成功的基础技能,可能你需要付出比别人多10倍的努力,才能到达别人十分之一的成就。

很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感觉,以前自己一个人做一份工作,遇到困难最多熬夜加个班。但做了管理者,很多事不是靠自己一个人能搞定的,需要员工和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全力配合,而这个过程,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与各方沟通交流,从而达到激励员工,说服投资人、供应商、客户的支持的目的。

这个过程,基本都是靠嘴说出来的。对于一个管理者或者老板,你的影响力取决于你的演讲表达能力,你的领导魅力则通过各种场合的发言显现出来。

普通职员可能面对众人讲话的机会不多,但一旦面临内部分享、竞聘上岗演讲、面试、公司重要会议发言这些重要场合,就会觉得恨不得早点积累一些演讲技巧。对于有追求的年轻人,应该趁早完成演讲技能的提升。

无论你是管理层,创业者,还是普通的职场白领,具备好的演讲能力,简直就是个人天赋的直接加成。不断提升沟通、表达、演讲能力都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方式。你投入的是时间,收获的是个人品牌和影响力。这才是新时代下你获得成功的关键 !

稻盛和夫:实现美好人生的“六项精进”

我所谓“六项精进”,指的是:1.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 要谦虚,不要骄傲;3. 要每天反省;4. 活着,就要感谢;5. 积善行、思利他;6. 忘却感性的烦恼。

在我看来,“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持续实践这“六项精进”,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甚至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我自己的人生就是如此。

1.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六项精进”中率先登场的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一条。

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拼命工作,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想拥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经营企业,前提条件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经营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楼阁。

今年也许不景气,但不管哪个年代,不管怎样的不景气,只要拼命工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人们常说:经营战略最重要,经营战术不可少。但是我认为: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条通向成功之路。

在我27岁时,开始经营企业,成立了“京瓷”公司。当时,我连经营的“经”字都不识,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公司倒闭,不能让支持我、出钱帮我成立公司的人遭殃。为此,我拼命地工作,常常从清晨干到凌晨,正是因为这种勤奋,才有了“京瓷”今天的辉煌。

古话说:“小人闲居不为善”。人这种动物,一旦有了闲暇,就会动不正经的念头,干不正经的事。但如果忙忙碌碌、专注于工作,就不会有非分之想,没有时间考虑多余的东西了。

迄今为止,伴随着京瓷和第二电信电话公司的持续发展,我可以毫不隐瞒地告诉大家,我能传授给你们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竭尽全力拼命工作”这一条。

2. 要谦虚,不要骄傲

我认为:谦虚是最重要的人格要素。“要谦虚,不要骄傲”并非只针对成功后骄傲自大的人,而是要求经营者在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

年轻的时候,我知道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唯谦是福”。不谦虚就不能得到幸福,能得到幸福的人都很谦虚。从京瓷还是中小企业的时候起,我就崇尚谦虚。公司经营顺利,规模扩大,人往往会翘尾巴,傲慢起来,但我总是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忘记谦虚二字。

“谦受福”是一句非常重要的格言,我下决心信守这句格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用强硬手段排挤别人,看上去也很成功,其实不然。真正的成功者,尽管胸怀火一般的热情和斗志,但他们同时也是谦虚的人、谨慎的人。

3. 要每天反省

一天结束以后,回顾这一天,进行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今天有没有让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亲切?是否傲慢?有没有卑怯的举止?有没有自私的言行?回顾自己的一天,对照做人的准则,确认言行是否正确,这样的作业十分必要。

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让良心占领思想阵地,这个作业过程就是“反省”。所谓良心指的是“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怜爱他人,愿他人过得好。与此相反的是“自我”,指的是利己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别人。贪婪之心就属于“自我”。

回顾今天,想想冒出了多少“自我”,抑制这种“自我”,让“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活跃,这样的过程就是“反省”。

自己的言行中,如果有值得反省之处,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改正。和第一项一样,天天反省也能磨练灵魂、提升人格。为了获得美好的人生,通过每天的反省,来磨练自己的灵魂和心志是非常重要的。

“竭尽全力拼命工作”,再加上“天天反省”,我们的灵魂就会被净化,就会变得更美丽,更高尚。

我常说:提高心性就能扩展经营。也就是说,不磨练自己的灵魂,就无法搞好经营。我经常和大家谈到这一点,我想和大家一起遵循这个原则。

4. 活着,就要感谢

六项精进的第四项是:“活着,就要感谢”。

对一切都要说:“谢谢!”

“感谢”非常重要。我们要感谢周围的一切,因为我们不可能单身一人活在这世上。空气、水、食品,还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还有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周围环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不,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让我生存”。

这样想来,只要我们能健康地活着,就该自然地生出感谢之心,有了感谢之心,我们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要抱着感谢之心!”这句话说来容易做来难。为此,我年轻时曾对自己说:“就是违心说谎,你也要说一声‘谢谢’。”当“谢谢”这句话一说出口,我的心情就变得轻松、开朗了。

5. 积善行,思利他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积善之家有余庆”,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会有好报。一人行善,惠及全家以至亲朋好友,中国先贤们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相信这个法则。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努力实践这个法则。多做好事,就能使命运朝着好的方向转变,使自己的工作朝着好的方向转变,这是我的信念。

另一方面,也听过这样的事:真心帮助别人,结果反而自己倒霉。比如说,为了帮朋友解脱困境,去充当他的贷款连带保证人,本以为做了善事,想不到出了麻烦,以至连自己的财产也丧失殆尽。

在那样的场合,只凭感情,只凭同情,就慷慨解囊,或当他的连带保证人,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善有“大善”和“小善”之分。迁就朋友的不合理要求,这是“小善”,你关爱和同情他的方式不对,是帮他的倒忙,让他越陷越深。

在需要做出判断的时候,不能感情用事,判断的基准是“大善”还是“小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6.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六项精进的最后一项是:“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要对过去的事进行深刻的反省,但不要因此在感情和感性的层面上伤害自己,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要运用理性来思考问题,迅速地将精力集中到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动中去。我认为:这样做就能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担心、烦恼、失败等等,是人生的常事。但是,覆水难收,总为已经的失败而悔恨,毫无意义。老是闷闷不乐会引起心病,接下来会引发身体的毛病,最终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不幸。

要对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省,然后就把它忘掉。要迅速地将精力集中到新的目标、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动中去。

只要做到这一点,不管过去陷入过怎样的穷途末路,将来定能获得成功。

估计今后经济的不景气将越发严重,销售货款无法回收,到手的支票不能兑现,等等,会发生各种纠纷或灾难。越是面临这些障碍,不让感性的烦恼困扰自己,朝前看,坚强地活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文/[日]稻盛和夫 摘自:阿米巴自主经营模式落地

中国中小企业为何做不大?真相是……

当今的社会是“合伙儿抢钱”的时代,再也不能单打独斗了,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合适的好帮手,在当今社会真的很难成功,现在已告别打工的年代,所有人都应该是合伙人的性质,发挥每个人的主人翁意识,人人都是创业者!作为商业的主体,老板必须找到你事业的合伙人,方为成功之根本。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合伙人的事儿。

中国中小企业为何做不大?

王健林、马化腾、李彦宏三大巨富合作了!他们缺钱吗?不缺;他们缺人吗?也不缺。为什么这三个大佬们要合作呢?因为他们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打造更大的平台,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他们三个人联手建立新公司。笔者非常佩服他们的胸怀、格局、眼光和境界。这三个人给中国的中小企业上了一堂很好的团队合作课程。

中国中小企业为何多数做不大,其根源就是缺少团队。企业为什么缺少团队,难道中国人还少吗?不是的,是因为中国人缺少合作精神。

看看今天的人才市场,有多少企业招不到人,又有多少人找不到工作。企业要招人,人才要找工作,可为什么不能合作呢?因为我们都害怕吃亏,都只想要,不想给,彼此太计较,所以最终没法合作。

合作需要相互信任,可是当今天社会最稀缺的就是信任。所以谁也不愿意跟别人合作,可是你越不跟别人合作,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越渺小。如果中国首富都合作了,我们这些小企业如同大象脚下的一只小蚂蚁,你单枪匹马又能拼得过谁呢?

因为每个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对方的价值,所以谁也不愿意妥协。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可是大多数就是舍不得。结果都得不到。

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这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这是一个优势互补的时代,一个人能够与多少人合作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一家企业能与多少企业合作就能成就多大的平台。

合作需要胸怀、需要格局、更需要有付出精神,如果每个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总是害怕被别人利用,结果本来有价值的东西也变得没有价值了。

其实,一个要成功就不要害怕被别人利用,何况在你没有成功之前,又有多少东西能被别人利用的呢?别人之所以找你合作,你之所以被人利用,至少证明你还有被利用的价值。如果有一天,人家合作都不找你,那么你就真的没有价值了。

通过合作放大个体价值

因为只有合作你的价值才能放大,只有合作你的价值才能保持长久。要知道,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才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加入团队才不会失败,所以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成功者每天想着与人合作,失败每天想着给人拆台,结果帮助别人的人,自己也越来越成功,打击别人的人,自己也越来越失败。

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随便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人,凡是经常夸奖别人好的人,他自己也差不到哪里去。凡是经常说别人坏话的人,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凡是主动与别人合作的人,他的事业都做得比较顺利。凡是总是拒绝与人合作的人,他们的事业难以做大。

合作是每个人达成梦想、实现目标、成就自我的必经之路。合作不会让你损失什么,只会让你得到更多,你要相信自己,更需要信赖别人。你相信的人越多,帮助你的人就越多,帮助你的人越多,你的事业就做越大。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职场,就是让解决问题的人高升,让制造问题的人让位,让抱怨问题的人下课

公司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必须靠利润去维持发展,而要发展,便需要公司中的每位员工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才智。公司是员工努力证明自己业绩的战场,员工证明自己的唯一法则就是业绩。

1. 职场铁律

  • 公司的问题,是你改善的机会。
  • 客户的问题,是你提供服务的机会。
  • 职场,就是让解决问题的人高升,让制造问题的人让位,让抱怨问题的人下课
  • 如果你渴望卓越,这些职场铁律,没几把刷子,老板请你来干嘛?

老板的世界

  • 请你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 如果你不能发现问题或解决不了问题,你本人就是一个问题。
  • 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你就坐多高的位子。 
  • 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你就能拿多少薪水。

没有功劳就是白劳

  • 企业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 在企业中,员工不管多么辛苦忙碌,如果缺乏效率,没有做出业绩,那么一切辛苦皆是白费,一切付出均没有价值。
  • 我们坚持以绩效的获取和提升作为管理的出发点,以绩效水平作为考核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依据。
  • 工作价值和市场价值决定着员工的分配基准,绩效水平决定着员工的实际获得。 
  • 我们追求正果。正果就是我们的工作要有成效,做任何事都要追求一个好的结果。我们反对只说不做,同时我们也反对做而无效。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不折不扣地努力,才能得到理想的回报。
  • 企业对员工价值认可的程度,取决于员工为企业创造业绩的多少。

不要轻易离开团队

  • 不要老想着做不顺就放弃,哪个团队都有问题,哪个团队都有优点。
  • 跟对领导很重要,愿意教你的,放手让你做的领导,绝对要珍惜。
  • 团队的问题就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抱怨和埋怨团队就是打自己耳光,说明自己无能,更是在放弃机会。 
  • 心怀感恩之心,感谢公司给你平台,感谢伙伴给你配合。
  • 创造效益是你存在的核心价值,创业不是做慈善。
  • 遇到问题请先思考,只反映问题是初级水平,思考并解决问题才是高级水平。

问题就是你的机会

  • 公司的问题:就是你改善的机会。
  • 客户的问题:就是你提供服务的机会。 
  • 自己的问题:就是你成长的机会。 
  • 同事的问题:就是你提供支持建立合作的机会。
  • 领导的问题:就是你积极解决获得信任的机会。
  • 竞争对手的问题:就是你变强的机会。

不为失败找借口

  • 你的责任就是你的方向,你的经历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 美好是属于自信者的,机会是属于开拓者的,奇迹是属于执著者的!
  • 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你若真想做,总会找到方法!

享受胜利果实的是谁?

  • 能始终跟着团队一起成长的人。 
  • 对团队的前景始终看好的人。
  • 在团队不断的探索中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 为了团队新的目标不断学习新东西的人。 
  • 抗压能力强且有耐性的人。
  • 与团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人。
  • 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人。 
  • 雄心博大,德才兼备,有奉献的人。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 业绩是最有力的价值证明。
  • 优秀员工的标准是什么?业绩!这是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这是以结果作为标准来检验一切的时代。 
  • 拿老板工资却不思进取,就是在白白耗费公司资源。员工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就是在剥削企业。

爱他就严格要求他

  • 对你有严格要求的领导,才是能真正帮助你成长的好领导,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
  • 任何强大公司都不会给下属安全感,用最残忍方式激发每个人变得强大,自强不息!
  • 凡是想办法给下属安全感的公司都会毁灭的,因为再强大的人,在温顺的环境中都会失去狼性!
  • 凡是想方设法逼出员工能力,开发员工潜力的公司都会升腾不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要么变成狼,要么被狼吃掉!
  • 最不给员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实给了真正的安全感,因为逼出了他们的强大,逼出了他们的成长,也因此他们有了未来! 
  • 如果真的爱你的下属,就考核他,要求他,高要求,高目标,高标准,逼迫他成长!
  • 如果你碍于情面,低目标,低要求,低标准养了一群小绵羊、老油条,小白兔。这是对下属最大的不负责任! 因为这只会助长他们的任性、嫉妒和懒惰。

10 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 没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额利润,员工不可能获取丰厚的薪水。只有公司赚了钱,员工才可能获得较好的回报。从某种意义上讲,为公司赚钱就是为自己加薪。
  • 我们无论从事哪一行,都必须用良好的业绩证明自己是公司珍贵的资产,证明自己的的价值,证明自己可以帮助公司创造利润。谁能够为公司创造的业绩多,当然,谁的薪水也就高。
  • 比尔.盖茨:“能为公司赚钱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

11 用一流的业绩套牢老板的心

每个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只会留下那些,业务能力最强的员工。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做出业绩,你迟早是一枚被弃用的棋子。馅饼并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只有你努力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老板才会重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