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创始人:股权分配不合理该如何进行调整?

成功的企业也必定有成功企业家的基因。海底捞成功的背后,除了创始人张勇,还有一位默默奉献和忍让的合伙人——施永宏。

1. 坎坷- 从联合创始人到被踢“出局”

施永宏和张勇是自14岁起就是不分你我的哥们儿。

1994年,两人从中专技校毕业后,和李海燕(后成为施太太)、舒萍(后成为张太太)一起凑了一万块,每人各占25%的股份,开起了一家简陋得只有四张桌的袖珍火锅店。

因为没有钱去做广告,只能从名字上着手。“海底捞”是四川麻将术语,指的是最后一张牌自摸,这个名字既好记,也和火锅有联系,就决定取这个名字。这个好记又有代入感的名字很快被来往顾客记住。

尽管只有四个股东,可相当长时间内海底捞管理得比家族企业还家族。头两年没有账,大总管施永宏既管收钱又管采购。每个月结一次账,是亏还是赚全凭施永宏的良心。

顾客来了,大家凭着自觉性干,客人走了,就喝水聊天打麻将。这样的队伍忠诚但散漫。

有一天,四人中一向比较有决策力的张勇提出:“一间正式运作的公司,必须要有经理,我决定我当经理。”施永宏也没有异议,默认同意了。

在这之后,张勇掌握了绝对话语权,施永宏和其他人也都对张勇的威信力深信不疑。到2007年时,海底捞已经拥有3000多名员工,遍布简阳、西安、郑州、北京。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管理结构早已不是最初的一人领导三个合伙人那么简单,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企业决策过程也不断被加速。

张勇除了很早就让自己的太太回家了,2004年让施永宏的太太李海燕也回家了。2007年,在海底捞的生意正快速起飞的时候,张勇竟让跟自己平起平坐的股东、最忠诚的死党、20多年的朋友施永宏也下岗了。

要知道施永宏夫妇也是海底捞50%的股东!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张勇不仅让施永宏下了岗,而且还以原始出资额的价钱从施永宏夫妇手中买回18%的股份,2007年,张勇夫妇成了海底捞68%绝对控股的股东。

为什么?表面的原因是海底捞准备上市时,财务顾问给他们的建议是,公司有绝对控股股东有利于上市。其实,公司内外,包括张勇和施永宏自己都明白,张勇认为施永宏的管理能力已不适应海底捞的发展。

施永宏怎么就同意了?他为什么同意张勇这种“强盗似的豪夺”?其实,不论从股权投入上,还是从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上,海底捞都是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共同的孩子。

我问张勇:“你付钱给施永宏了吗?”

“只是象征性地付了。”张勇说。

“那他为什么就同意了?”我又问。

“没有为什么。我说了,他就同意了。”

我始终不信。我见到施永宏第一句话就问:“海底捞现在这么赚钱,18%的股份可不是一个小数,你就这么卖给了张勇?”

施永宏说:“对。”

“股份要去了还不说,他还让你这么年轻就下了岗,你舒服吗?”我又问。

施永宏说:“不舒服。”

“那为什么同意呢?”我接着问。

“不同意能怎么办,一直是他说了算。”施永宏沉思了一会儿,有些无奈,但很平和地笑着说。这更惹得我仔细端详他,他真像一尊佛。

“后来我想通了,股份虽然少了,赚钱却多了,同时也清闲了。还有他是大股东,对公司就会更操心,公司会发展得更好。”他又补充了一句。

我问他:“32%的股份每年会分很多钱。你这么年轻,不会不做事吧,以后做生意还找不找张勇合伙?”

施永宏坚定地说:“不找。”

显然,施永宏还没有完全成佛。

2. “菩萨”心- 重新回归,吃亏是福

现在施永宏只是作为海底捞的股东参加股东会。但是海底捞一旦有什么事,只要海底捞需要,施永宏还会一如既往地像当年一样把手伸进鸭膛里。

海底捞这场匪夷所思的股权转让只能发生在张勇和施永宏之间。心理学解释,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的。在长期相处中,人都无意识地按照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人的期望而变化;于是,每个人都逐渐成为别人所想象的人。

纵观张勇同施永宏的关系,一开始就是张勇为主,施永宏为辅;于是,大事总是张勇拿主意;再于是,张勇就真的变成领袖了。张勇认为施永宏是执行者,施永宏就越来越成为执行者,最后,以至于连个人的股份也都由张勇说了算。

海底捞创办时,4个股东每人25%,或者说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各占50%但实际上,绝对控股权一直在张勇手里。

什么是绝对控制权?就是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说一不二的发言权。从海底捞创办到现在,几乎所有大事都是张勇拿的主意。十几年之后,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自大的张勇说:“事后证明我都是对的!”

由此可见,海底捞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有大股东的公司。除了分红,施永宏在公司发言权上一直就是小股东的地位。只不过这次通过股权重新分配,在法律上确定了张勇的大股东和施永宏小股东的地位。

我同施永宏单独聊完天后,他急不可待地问我:“施永宏是不是很恨我?”

我说:“爱恨交加。”

施永宏对张勇的恨是合理的,因为张勇,这个他最看重的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把他看轻了。

我不清楚张勇能不能认识到这位死党的真正作用?其实就像没有张勇就没有海底捞一样,没有施永宏也就没有张勇!时势造英雄,施永宏就是张勇的时势之一。

然而,领袖毕竟也是人,人一旦成为领袖,都会无意识地夸大自己的伟大。

张勇对待施永宏的做法,让人不能不想到卸磨杀驴,而且杀得毫不留情!作为朋友,张勇显然不厚道;然而,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张勇无疑是优秀的。因为海底捞要想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就必须解决家族企业天花板的问题。否则职业经理人不可能在海底捞大有作为!张勇的两个弟弟也都曾在海底捞干过,但最终也因不符合张勇的标准,从海底捞走了。

我同海底捞其他高管交流时,问过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施哥走了,可不可惜?”他们给我的答复好像都被洗了脑似的一致:“我们喜欢同施哥在一起玩,喜欢同张勇在一起干事。出去玩时,张勇的车里总是空的,而施哥的车里满满的。”

我问:“为什么?”

他们说:“施哥人很好,总也不发脾气,但有时没主意。跟张勇在一起很紧张,他对人很严,什么事情一旦不对,说翻脸就翻脸,不分场合地大发雷霆,一点不给人留情面!”

真是:“慈不带兵,,善不理财。”面相有时还真能说明问题!由此可见,张勇对这位“菩萨”伙伴的处理不合情,但合理,忠孝忠义不能两全,要成大事必须心狠手辣。

3. 总结

业界一直也拿真功夫和海底捞做比较,两家企业从创业到成功有着相同的轨迹,但结局却完全不一样。

真功夫的两位创始人为了争夺股权,不惜头破血流、陷身囹圄。而海底捞得益于施永宏的大度、豁达与忍让,不但迎来了企业的辉煌,还成就了一段令人艳羡的神话。

 

本文转载自《海底捞你学不会》,作者:黄铁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司上市与不上市的有什么区别?讲的太透彻了!

公司上市,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公司的所有权分成若干小份,放在市场上流通,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如果看好公司的行业或者前景,就可以到公开市场上买入该公司的股票。不上市就是不把股权放在公开市场上流通,如果有需求,就以非公开的方式进行转让。公司上市和不上市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上市的公司就是公司几个老板闷声发财;上市了就是带着所有投资者一起发财。

由于以上原因,上市公司承担的东西就会比非上市公司更多。

第一:得向社会公开经营和财务状况。因为上市公司是面向公众的,不再是哪个老板或几个老板的个人公司。上市公司每年得定期披露财务报告,大小事务都得公告出来。遇到大事,得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第二:上市公司具有融资优势。为什么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之后,都想上市呢?企业老板想通过上市实现身价的暴增,这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上市公司这个融资平台,企业一旦上市之后,融资渠道就变得更多。不上市的公司,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大多都只能指望金融机构去借贷,资质不好的公司,银行还爱理不理的。公司上市之后,就可以通过再融资、发行债券等渠道获取相对廉价的资金,有上市公司的平台做背书,找银行贷款自然也不是难事。另外,企业一旦上市之后,通过并购等方式将企业持续做大,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公司能上市而不上市,有两个原因:

一是公司不缺钱。目前的现金流非常充裕,自有资金完全可以应对再投资的需求;二是缺钱,但不想以出让股份的方式筹钱,所以只好去银行借债了。比如华为、老干妈这些知名企业,还有某些地方政府催促上市而因为有各种疑虑从而迟迟不上市的地方企业,都是这两种情况。

但一般来说,企业还是能够上市就尽量上市。因为企业再走到某一个阶段,几乎一定会面临资金问题。而银行的解决能力有限,著名的日本超市八佰伴就是因为只用公开市场发行短期债券的方式融资,而短期债券面临违约、银行又因为资金面紧张不批贷款,最后申请破产。

以债务方式融资,在债务到期很容易面临资金链紧张,再优质的公司也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而股权融资的好处在于,出让一部分股权换取来的资金,形成的资产就成为了公司的资产,这部分资金永远不需要清偿,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于发展公司的长期业务。

此外,一般来说股权融资带来的合作方,很有可能对公司的业务有所了解且可以帮助公司业务进行进一步拓展,从而可以建立股东方之间的战略协同。以一部分股权换取公司在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这个买卖就很值当了。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公司产权流动性的不同。相比于非上市的公司,上市公司的产权(股票)流动性是非常高的。

如果没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是没有什么流动性的。上市公司则不同,上市之后,他的股权其实是可以买卖的,并且很便利。在上市公司里,股权激励也是一种不错的管理手段,员工可能更乐于接受上市公司可以自由流动、变现的股票,而不是现金。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在融资能力和途径方面也是有差别的。上市公司在IPO时会首次公开发行融资,之后也可以在市场上公开或者非公开进行再融资,还有并购时的配套募集资金,并且因为募集资金的对象范围大了,募资能力也是有增长的。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相较于没有上市的公司,上市公司的融资综合费率是比较低的。

上市公司股权的流动性增强了,相应的它决策自由性就减弱了。A股要求同股同权,规范履权。如果老板占股不够,公司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日常,很多决策还是需要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通过,这样一来,公司的运营就会受到多方掣肘。

当然上市也是需要成本的。上市对公司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主板下规范运营几年后才能筹备实现上市,上市之后更是要保持规范运营。这对很多公司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毕竟之前通过各种合规、不合规的方式减免的税,不仅不能减免了,还有可能需要补回来。

当然上市公司因为讲合规,所以不如非上市公司自由,有些企业不愿意上市,是因为不愿意公开财务,有些东西不愿意让人看到,也不愿意决策时让其它人指手划脚。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想上市,华为,老干妈,娃哈哈,这些名企都没有上市。

因此上市与不上市最大的区别,就是交易。上市后,可以一手一手高溢价交易,不上市公司只能大块大块打折交易。

那么为什么上市价格就会涨呢?这个其实是 A 股 IPO 给大家的错觉,在A股上市很少有破发的,这几年基本没有。反而是一上市就是三倍五倍的上涨,造富了千万人,很多公司上市了就不再想安心创业了,而是已经”功成名就”,于是编故事,蹭热点,抬高股价,最后清仓式减持。这就是当下 A 股的现状。

随着新股越来越多,市场承受不住了,未来肯定会有上市就破发的股出现,但不知何时会。当然相信我们 A 股会越来越成熟,终将见证超级公司的成长。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哪些区别?

第一、融资渠道不同

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多了几个融资渠道。上市公司首次上市募资,叫做IPO,都要出让一部分股份,获得新股东的资金。IPO得到的都是小钱,因为后边还有大头,就是可以不断地增发,每一次增发都能获得一笔资金注入。

除了股票,上市公司还可以发行债券融资,当然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发债,但是从比例来说,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要多得多。不上市要想融资相对不方便些,股票不能公开交易,只能定向融资,吸引力不如上市公司。

并且,上市公司并购比非上市公司更容易,很多公司想上市较难,间接上市就与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在交易所交易,可以将股票变现,非上市公司变现难度大,且获得的股份回报,远远不如上市公司。

第二、公司架构不同

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照完整的管理架构和管理制度来管理企业,上市公司就不行了,要有完整的股东大会制度,完整的董事会、监事会、董秘制度,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时披露自己的财务信息,上市公司要按时披露信息。

第三、对股东意义不同

大部分企业家,上市都是一个事业的节点,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是资本市场对一个企业家能力的认可。

1、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上市前公司的股权集中在机构和个人手中,上市后一大部分股权就要上市流通,进行交易,其表现形式就是股票。谁买了公司的股票谁就成为股东,就算公司的拥有者之一。重大决策不再是老板一个人拍脑门儿决定,有董事会和股东会等,咱们大家商量着来。

2、严格的信息披露,公司很难再有秘密可言。从公司的基础信息,到重大决策,再到财务数据等等,必须在相关平台上进行公布,这一切投资者都要知道。不过有个时间的问题,披露之前还是严格保密的。这也是为什么炒股的人拼命买内幕消息,投资者总想早一点知道,因为此类消息往往意味着超额收益。

3、来钱方式,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上市前,如果公司需要融资,一般来说都是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间接融资方式,借的钱有期限、有利息,是需要还的,还不上就处置你资产或者找担保人。而上市则是直接融资,融的钱属于长期借款,量大且没有固定的还款期限。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公司讲故事、扩大规模,完全就是一条造富之路。所以大多数公司都会拼命的讲故事、扩大规模,以上市为终极目标(华为、老干妈这种不上市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体系,不具有普遍性)。

第四、知名度不同

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公开交易,知名度大大提升,很多品牌都是上市后打开知名度快速增长。

马化腾、雷军、季琦是如何找到合伙人的?

合伙相当于人生的第二次婚姻。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合伙人:一是互相信任,二是能力互补,三是全职出力,四是必须出钱。

在创业大众化的今天,合伙创业已经不算一个新鲜事了。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打江山,还是创事业,都不能单打独斗,要靠团队。

彭蕾卸任蚂蚁金服副总裁,她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成为从湖畔花园一起创业的“十八罗汉”之一。彭蕾说过一句很鸡汤的话,“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正确的决定。”也正因为如此,18年来她一路从HR做到CEO,成为马云曾经的左臂右膀,也是阿里巴巴不容忽视的人物。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合伙人?一般考虑四个因素:一是互相信任,二是能力互补,三是全职出力,四是必须出钱。

通常,创业都是从身边的“三老”下手:老同学、老同事、老同乡。大家先有信任基础,然后发展成为股东,早期比较容易进入状态。这种合伙人模式是在关系上建立利益。

而对于具备一定物质条件的成熟创业者,一方面是不缺钱,另一方面由于具备一定的信任基础,相对来说更容易找到优秀人才。这个时候,他们甚至可以先和候选人先建立利益关系。

比如,让候选人先成为公司外部顾问,或与公司建立项目合作关系,在利益合作过程中判断人、筛选人与选择人。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是在利益上建立关系。

01. 携程

携程是由季琦、梁建章、沈南鹏和范敏一起创办的,他们被称为:携程四君子。

季琦和梁建章由于工作关系成了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聊刚刚兴起的互联网。聊着聊着,两人有了一起弄个旅游网站的想法。

当然了,要成就一番大业,只有他俩是不够的。两人有个共识——应该再找个能去融钱的人。

这时候,他俩注意到了沈南鹏。沈南鹏当时在投资界混得蛮不错了,那该怎么拉他入伙呢?

梁建章想到季琦和沈南鹏都从上海交大毕业的,两人很快找到沈南鹏,把项目阐述了一下。因为校友的关系,在加上双方之前就很欣赏对方的能力,一番畅谈后,沈南鹏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团队。

于是三人合伙开公司,沈南鹏出资60万元,占40%的股份,而季琦和梁建章各出资20万元,各占20%的股份。

但三人组队后,发现大家都不懂旅游,要让项目顺利开展,还需要找一个行业里的资深人士。

几个人到处接触各个旅游公司的高管,而那时候,没有任何人对这个刚刚成立的小公司感兴趣。

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季琦偶然听说上海大陆饭店的总经理范敏,范敏当时是国企总经理,有专职司机,还有单位住房。但范敏也是上海交大的校友,于是三人马上找到了范敏见面。

范敏听了项目,并没有丝毫动容。梁建章、沈南鹏当时觉得,恐怕挖不来范敏,劝季琦放弃这个想法。

季琦想,范敏的确是团队需要的人,要请范敏出来,靠校友的身份去打动他还是有点机会的。

于是,季琦就一次又一次地去找范敏,和他聊交大的各种共同记忆、聊他们的改变行业的梦想。

终于有一天,范敏终于下了决定,和校友们一起放手一搏。

于是“携程四君子”的技能互补型团队正式成立。梁建章担任首席执行官,负责网站技术;季琦任总裁,负责开拓市场;沈南鹏任首席财务官,负责上市融资;范敏任执行副总裁,负责产品管理。

季琦曾经说过:“在团队中,成员之间的私交是非常重要的。成员之间如果没有私交,团队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散伙。他和梁建章经常一起旅游,经常一起“吃个小菜,喝个小酒”,他和沈南鹏、范敏都是交大的校友,这样的私交,完全可以化解彼此之间因为冲突和矛盾带来的危机。”

 

02. 腾讯

腾讯是5位创业者一起创立的,其中有3位是马化腾的中学或大学同学,大家都知根知底,就大家的能力来说,都是比较均衡的,互相之间的互补性很强。

5人组成一个决策小组,职责划分清楚,各抒所长。张志东管研发,研发分客户端和服务器;曾李青管市场和运营,主要和电信运营商合作,也出外找一些单子;陈一丹管行政,负责招人和内部审计;许晨晔管对外的一些职能部门,比如信息部、对外公关部都属于他的管理范畴、最开始的网站部也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一位早期便加入腾讯的公司高管分别对这5个外界看起来非常低调神秘的创始人逐一评价:

马化腾非常聪明又固执,注重用户体验,非常愿意从普通的用户去看产品。技术非常好,但是他的长处是能够把很多事情简单化;

张志东是脑袋非常活跃,对技术很沉迷的一个人。更擅长的是把一个事情做得完美化;

曾李青是一个做市场很有霸气的人,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他是创业团队里最纯粹的商人;

许晨晖是一个非常随和又有自己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一个人,人很随和,是有名的’好好先生’;

陈一丹本身是律师出身,非常严谨,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张扬的人,他能在不同的时候激起大家激情的状态。

马化腾在回顾创业史时是这样总结的:

如果要创业,最好不要单枪匹马。要发挥自己所长,同时要找伙伴一起来做,这样能够弥补自己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彼此不同的声音,寻找互补和共识。企业发展起来之后,更是如此。要保持开放协作的心态,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来发展,孤木难成林,只有集中力量在自己的优势上,把其他交给合作伙伴,这样才能真正把生意做成生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从大学到工作,一开始就靠写代码养活自己,算是个典型的程序员。当时我更多的是想做个产品,没有太多想过开个公司,领导什么人。连我父母都没有想到,我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开公司。现在想想,如果我当时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开公司,肯定走不远的。我觉得当时走对的第一步是找一些合作伙伴,我的缺陷他们可以弥补。

03.小米

雷军在创办小米时就提出了“铁人三项”的模式,即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当时的雷军,已经从金山出来,并且做了一段时间的投资人,钱肯定是不缺的,并且也具备一定的声望。

雷军认为,要找到超一流的人才,就不能靠企业自己培养,而是要不惜代价去市场上挖。小米的8位创始人分别来自当时全球最顶级的四家软件、硬件和互联网公司等。

为了找到最优秀的人才,雷军自己有一半的时间都用在招人上了。他甚至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不在于管理,而是应该把8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找人上。

由于雷军从来没有硬件创业的经验,因此要搞定硬件工程师其实非常困难,而他的做法就是“用excel表列了很长的名单,一个个找合伙人。”

为了找到一个硬件工程师,雷军打了90多个电话,而为了说服一个硬件工程师加盟小米,雷军与他连续谈了10个小时,但是对方始终不相信小米能盈利。于是雷军问他,“你觉得你钱多还是我钱多?”对方回答,“当然是您钱多。”于是雷军就对他说“那就说明我比你会挣钱,不如我们俩分工,你就负责产品,我来负责挣钱。”而最后这个工程师选择加入小米,正是因为雷军说的这句话。

“如果你没有我那么多名单可以聊,你可以先问问自己,你最希望自己的合伙人是哪个公司的人,然后就去那个公司楼下咖啡厅等着,看到人就拉进来聊,总能找到你想要的人。”雷军表示。

 

合伙,相当于人生的第二次婚姻。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就说过,“合伙人的重要性,超越商业模式”。找到合适的、能一起白头偕老的合伙人,对于创始人来说,这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韩都衣舍创始人:销售额从130万到15亿,只靠一招!

赵迎光,韩都衣舍创始人。

在韩国工作10年,他见证了韩国电子商务从起步到成熟的过程,并从中看到了机会。

一开始,他在易趣、淘宝开网店卖化妆品,但成绩都不太理想。

2007年,他到韩国一家日销售额超100万人民币的知名网店拜访,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网店所属公司的社长告诉赵迎光三个秘诀:第一,在网上卖东西,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将来有机会;第二,一定要卖女装,女装这个行业是电子商务最热的行业;第三,女装款式尽量多,更新尽量快,性价比要高,只要做好了,一定能成功。

2008年,赵迎光带着三个秘诀回国创业,成立韩都衣舍。

第一年,销售额130万,2014年,销售额破15亿,如今成了“互联网快时尚”第一品牌。

从一个网店小卖家到企业创始人,赵迎光是如何做到的?

 

1. 6年时间里,从130万到15亿

最早韩都衣舍聚焦在代购环节,赵迎光招揽一批买手,从韩国3000多个服装品牌中挑选出1000个,分给40位买手,每人每天从25个这些品牌的官方网站挑选出8件新品,从而给韩都衣舍带来了大量的流量。

因为代购商品经常出现断码断货的情况,引起顾客不满,于是赵迎光将代购商品改成了代购款式,将韩国受欢迎的款式带到国内加工生产。

2011年,赵迎光拿到IDG1000万美元投资,同行拿到投资后都在开实体店、建平台官网和拼命打广告,但这三个事赵迎光都没干,他只在做一个事:找人!

赵迎光找了6个合伙人,共同特点是没有一个人干过服装的。

为什么不找互联网行业的人?

赵迎光的回答是:“一家企业对于人性研究、管理研究、激发员工的研究更重要,所以我找人的时候,会找情商比较高的。”

最后,赵迎光设计出以产品小组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不同于传统企业,每个产品小组就三个人,每个小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收入和销售业绩是挂钩的,因此运作效率非常高。

靠着这种高效的运作方式,韩都衣舍击垮了所有的竞争对手,让韩都衣舍的销售额能在6年时间里,从130万到15亿,翻了近1000倍。

赵迎光能做得如此成功,最主要的就是他的“小组制”模式。

 

2. 3人一组,明确员工的功劳

传统大企业里,典型的问题就是功劳难界定。

比如,一个项目做的非常好,到底是谁的功劳?研发?销售?采购?还是供应商管理搞得好?你很难分清楚,大家都有功劳。

权利分得不清楚,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越到基层,员工越没积极性,大企业病随之产生。

一般公司主要是研发、销售、采购、行政四大部门,我们的做法就是把这些部门全部打散。

比如,研发10个人,销售10个人,采购10个人,我们就把这30个人,分成10个小组,每组3个人,一个做产品研发,一个做网页,类似于销售,还有一个是货品管理,也就相当于原来的采购部门。

然后,关于款式、订单、价格,以及是否参加打折活动等等所有与经营有关的权利,除非有特殊的情况,公司原则上是不管的,都由他们小组自己定。

再一个是利益:销售额×毛利率=毛利润,再乘以提成序数。所有指标都是完全透明的数字化,没有人为因素。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如果卖的好,谁的功劳?不就他们3个的功劳吗?很明确。

如果卖的不好,谁的责任?就他们3个的责任。

 

3. 销售目标员工定,防止企业过度疯狂

很多公司的销售目标往往是企业中高层拍脑袋决定,比如有的企业老板要疯狂卖个100亿,如果底下都没有反弹的声音,最终可能整个公司都疯了。

我们每年的销售任务都是由每个小组自下而上报起来的,非常接近于实际情况,如果老板非要卖100个亿,小组绝对不会同意,因为他知道完不成,拿不到奖金,白干。

所以,在这种制度下,你不合理的政策到下面去,一定会反弹上来,企业就很难发生很疯狂的事情。

 

4. 不管做得好做得差,都有强烈的分家愿望

每个小组的奖金分配,是由组长来决定。

比如,业绩好的三人小组,假设1万块钱的奖金,一般是组长自己留5000,两个组员2500。

业绩差的小组,假设奖金2000块钱,组长会怎么分呢?

业绩倒数第一,组长就不好意思再要奖金了,然后两个组员各1000块钱,可问题是,那个拿1000块钱的组员,他怎么想?这很关键。

他会很生气,你虽然一分钱不拿,我好像还要感激你,但实际我只拿了1000块钱,人家那个组的拿了2500。

当然,在业绩好的组,拿2500的,他也不开心,为什么我就不能拿5000呢?

也就是说,你会发现,不管是做得好的小组还是做得差的小组,组员都有强烈的分家愿望。

我们的一个特色设计就是允许一人小组存在,叫“单身”,并且他还可以再“自由恋爱”,与其他“单身”结成一个新小组。

所以,整体就是一个分裂、组合,再分裂、再组合的过程。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家要注意,就是那个倒数第一名的小组组长。

组员都抛弃他了,他该怎么办?带新人,因为新人就类似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什么都不懂。

这样,这个组长就又有新机会了。

这样几年下来,一个非常大的好处是,公司沉淀下来一批有稳定心态的老员工:能力不是很强,但能训练新兵,就好比小学老师,安安稳稳地拿着不算高的工资,不断地带新人。

5. 什么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就是公司所有的行政、财务、物流、摄影、技术等部门围绕小组去服务。

按照我们的小组制度,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地离开组长,组长有很强的危机感,为了让组员一直跟着他,组长在对公共部门进行投诉的时候,都是非常彪悍的。

基于这个情况,我们建了一个很简单制度:每个公司设立总经办(总经理办公室),有5个人组成运营管理组,直接接受每个小组的投诉,负责协调。但如果事情比较大,每个小组也可以直接捅到我这儿,或者捅到董事会,一步通天。

很多公司开业务会,各个部门一般都是互相表扬的,我们这个部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亏兄弟部门的帮助。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为什么要表示感谢呀?就是以后干活儿的时候,你好好干。

但在我们公司,全是投诉,行政部门拉货耽误时间了,采购部门价格太高了等等。

这种状态的好处是什么?就是如果基层拼命地在说不满的时候,官僚体系是很难形成的。

 

6. 互联网时代,企业最重要的是赋能

互联网时代,企业最重要的是赋能,而不是管理。

管理就好比一个正三角,高层要做正确的事,基层要把事情做正确。

而赋能型是好比一个倒三角,大部分决策由基层来做,高层或者底层的管理层主要提供整合资源式地服务,赋能。

在未来,年轻人的需求有一个重要的变化趋势,一是宁愿失业也不能容忍自己的价值被忽略;二是崇尚参与,而不是自外而内的灌输于命令。

从网店小卖家到企业创始人,从销售额130万到15亿,赵迎光的成功不在于研发的产品有多牛,一切都是围绕着人下功夫。

人才是成事的最大主因,这种高境界的创业思维,值得我们学习!

【小米上市】雷军的新“中国式合伙”解读!

2010年1月中旬,小米科技正式成立前夕,雷军在北京海淀区政协会议间隙面试了一个叫孙鹏的年轻人。一个月后,孙鹏从微软离职加盟了这家后来被命名为小米的公司。孙鹏与刘新宇、李伟星等9人一起,成为当时除了雷军、林斌、阿黎和KK四名联合创始人之外的最早员工。2010年4月6日,在海淀区银谷大厦807室,这13个人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干了。MIUI早期的工程开发就主要由他们完成。今天,这9个人还依然活跃在小米的各个重要岗位上,2018年7月9日小米上市后,粗略估算,每人身价过亿。

创业8年,从小米加步枪到465亿美元市值,是什么成就了小米现象级的商业成就?有人归功于小米的创新商业模式,有人归功于“参与感”的市场运营模式,有人归功于极致单品战略。都对。但追根溯源,“事”在“人”为。小米“现象级”的商业成就,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独角兽企业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更让我们看到了代表新“中国式合伙”的小米在聚合人才方、资本方与资源方,合心合力打群架打胜仗的能力方面的绝对优势。新“中国式合伙”,代表一种新的组织生产关系。

本文从“合伙人制度”的角度解读小米,以帮助更多创业者了解合伙,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旧“中国式合伙人”

对于创业者来说,合伙创业是最常见的创业方式。但中国人的合伙难,却也是全球公认的管理难题。

中国企业最常见的聚散模式——公司创办之初,合伙者们以感情和义气去处理相互关系,制度和股权或者没有确定,或者有而模糊。企业做大后,制度变得重要,利益开始惹眼,于是”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企业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旧“中国式合伙”总归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1. 哥们式合伙

在大量的旧“中国式合伙”中:在合伙组织层面,朋友关系与股东关系一锅乱炖。

很多合伙团队都是“三老”合伙创业(老同学、老同事或老同乡),这种有感性信任基础的合伙一方面有利于早期合伙关系的建立,但也给理性合伙规则的建立留下了一堆变数。

新东方股权改制也曾引发合伙危机,俞敏洪发现“在友情为基础的结构里,你不能下命令、不能指挥,只能通过友情来权衡利益和权力”。

在合伙理念层面,“谈利益伤感情”。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早期股份也通常不太值钱,很多合伙团队早期回避谈论利益,或靠口头承诺简单粗暴分配利益。

在合伙规则层面,回避规则或无规则。

因此,在合伙规则方面,旧“中国式合伙”要么没有规则,要么按照工商局“钦定”的模板简单处理,导致合伙人之间既没有规范的进入机制,也没有退出机制、调整机制与控制机制。

 

2. 仇人式散伙

没有规则的哥们式合伙的结果,就是仇人式散伙。

温和些的,古有宋太祖在打下江山后,将一起浴血奋战的将军们“杯酒释兵权”,但多置良田美宅,还算安享晚年。激烈些的,汉高祖刘邦在打下江山后,对作为左膀右臂共同打江山的大将军韩信等创业元老先是剥夺权利,后卸磨杀驴。

温和些的,今有西少爷合伙人股权战争对付公堂。激烈些的,真功夫合伙人股权战争,创始人潘宇海把合伙人蔡达标送进了监狱。

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合伙无规则无信用,核心圈层的股东神仙们打架,团队很难合心合力,组织命运要么昙花一现,要么生死飘摇。

 

小米的合伙制创新

小米的合伙制创新,是基于新商业文明规则,从而回归企业本质的变革与创新。通过对企业的战略,组织与人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变革与创新,通过优化组织内部环境,真正能凝聚一批有追求、有意愿、有能力的人抱团打天下,让员工变成“合伙人股东”,把小米的事业变成大家共同的事业。

根据小米“合伙”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将合伙制的创新,即新“中国式合伙”的主要特点归纳为以下五点:

1. 老大有胸怀

雷军到底持有小米多少股份?小米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之前,这一直是坊间讨论的热点。

早间,有过很多的媒体解读与猜测,甚至有“砖家”根据中国工商档案提出,即便在小米完成F轮融资估值高达450亿美元后,雷军还持有公司将近80%股份,并据此预测雷军是中国未来首富。这也符合很多人对雷军持有股份的预期。

但实际情况是,小米是离岸VIE架构,小米真实的股权结构体现在离岸开曼公司,并不体现在国内工商登记层面,雷军一开始只持有公司39.6%股份,加上后来用真金白银投资购买的股票与上市前股权激励增发的股票,雷军在上市前持有公司约31%股份(不考虑股权激励稀释)。 

股权是公司配置核心能力与核心资源的重要工具。如媒体解读,如果雷军个人一开始就持有公司80%股份,这会透支股权资源并影响优秀人才的进入。“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雷军一开始只拿39.6%股份,这给未来优秀人才进入预留了大量空间与余地。 

 

2. 团队有参与感

雷军认为,“创业的过程就是拿百分之百的梦想去跟资金分享、跟最优秀的工程师分享、跟最好的市场分享、跟最好的资源分享。创业就是拼图,是分享百分之百梦想的过程”。

创业合伙人股东:“真正”的合伙 

a. 创始合伙人是“老二+老三”,不是“小二+小三”。

徐小平老师曾提出,如果在一个公司里,老大拿着90%的股份,剩下三四个人,每个人拿一两个点,这家公司基本做不大。因为这时候那三四个人的心态不是老二、老三,而只是“小二”、“小三”。

小米有“土鳖+海龟”混搭的8人合伙人团队,除雷军之外其他合伙人最开始总共持有小米45.4%股权。其中,林斌是小米现任总裁,持有25.4 %股份。黎万强是雷军前同事,持有小米7%股份。合伙人最低也拿了6%股份。这是保证小米合伙人团队保持长期稳定的基础。

b. 合伙人的AB身份。

小米创业合伙人都有AB身份,即“创业者+投资人”。一方面,他们以创业者的身份获得了初始普通股。另一方面,在公司后续融资时,他们按照投资方相同的估值,购买小米优先股。

雷军当时对合伙人林斌说,如果你真正热爱一件事并且真正想清楚以后,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你自己。林斌一开始有犹豫,但最后还是在微软与谷歌干了15年获得的股票都卖了,换成了小米的股票。大家都在用真金白银参与到小米事业中,与小米共荣共损。

这就是创业投名状。这次,也许会成为他们一辈子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事业合伙人股东:参与感

事情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重要事情做对一件就好。

小米的高管与员工,有的通过股权投资获得公司股票,有的通过股权激励获得公司股票。

股权投资。小米早期有个从微软过来的工程师,对雷军说“我在微软干了6年,攒了五六十万,买不起房子,也不想买车,炒股票嫌麻烦。我天天在小米干,我对小米有信心,我能不能投资小米呀”。

对于拿员工的钱,雷军一开始有些顾虑。一方面,雷军不缺这些钱,拿了大家钱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一堆老板,有心理压力。但另一方面,员工的钱虽不多,但大家诚意很大,都看好小米。

雷军被大家诚意感动,决定给早期员工都开放投资机会。一共有75名早期员工投资了小米,其中女员工小管不惜把父母给的嫁妆钱换成了小米股票。这些员工给小米投资了1400多万,于是,雷军给自己找来了75个“老板”。至此,小米成了大家共同的事业。

不出意外,这75个早期员工,在小米上市后将会实现财务自由。

股权激励。小米一开始就预留了15%员工激励股权池,后来由于公司业务与人员快速扩张又加大了期权池。对于后期加入的员工,公司会给到员工三个不同选择:

第一,正常市场行情的现金工资;

第二,2/3的工资,然后拿一部分股票;

第三,1/3的工资,然后拿更多的股票。 

结果,有10%的人选择了第一和第三种工资形式,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种。 这种组合选择方式,一是理解每个员工对公司不确定未来看好或不看好,也理解每个人养房养车养娃面临的不同生活成本与生活压力,二是给到员工自愿选择权,不强制配股;三是愿赌服输,赚了皆大欢喜,赔了无怨无悔。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自愿选择负责。

股权变现。之前,小米每次融资完成后,雷军都会宣布,公司5年之内没有上市计划。

但是,小米员工的现金收入不高,都希望公司早些上市。为了解决这种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冲突,小米中间实行过几次员工激励股权回购变现。即在一定限额范围之内,每个人自愿选择是否变现。这样既缓解了员工短期的生活压力,又可以激发团队继续长期奋斗。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减少公司平时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让选择股票的员工获得了高额收益回报。

 

3. 进入有规则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提到,“我看了很多公司,他只跟你说有期权,都是到了临近上市的时候,才跟你说你的期权是多少。但雷总给我们合伙人、核心员工一进来就讲明白,把很多事情都摆到台面上。” 

小米股权发放都有完整专业方案,这样任何股东进入时,股权发放都有方向、有节奏与有套路。股东一开始进入就有清晰明确的规则,包括限制性股权/期权如何成熟,退出如何处理,并通过法律文件落地到位,而不是空头承诺。“有恒产才有恒心”。这样可以解除团队后顾之忧,全力以赴投入创业。

 

4.退出有信用

合伙人有进有出也是创业中正常的一部分。如何处理退出合伙人的权益?实践中有不同做法,有的约定回购,有的约定附条件保留,有的约定综合考虑离职原因与历史贡献公司保留回购主动权。

在小米上市前不久,雷军宣布两个联合创始人周光平与黄江吉从公司退出。对于曾经并肩奋斗过的退出合伙人,小米完全遵守契约规则,保留了两位联合创始人的股份。

在欢送大会后,退出合伙人黄江吉感动微博留言,“感谢我最有情有义的老大雷军,感谢各位小米的战友兄弟们,感谢你们这一班神一样的队友,让我这个幸运的猪能够和你们一起愉快的飞起来。我永远都是小米人!未来,大家只要有任何需要KK能够帮上忙做的事情,只管吩咐。有缘分和大家一起创办小米,永远是我人生最最自豪的事情!无言感激!”退出合伙人周光平与其他合伙人也是好聚好散。

事先互相认可并达成共识的一纸协议,胜过事后的一箩筐道理,好聚好散。 

 

5. 控制有共识

上市后,小米将成为香港主板推行“同股不同权”AB股计划第一单。小米创始人雷军与林斌持有的每股B类普通股都对应10个投票权,雷军与林斌将总共拥有小米超过80%投票权。

其实,在上市之前,小米早已经实行AB股计划。基于对小米业绩与雷军管理能力的信任,所有股东达成共识,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上市前持有的B类普通股对应10个投票权。另外,一向“钱多人傻”、一向以全力支持CEO著称的投资人DST还主动把其股票投票权委托给了雷军行使,并自愿提出按照雷军的提议提名公司董事会成员。

 

小米的新起点

7月9日,小米将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家来自中国的科技独角兽,作为香港资本市场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企业,最终以465亿美元的市值开启资本化的新篇章。是的,在遭遇CDR紧急刹车、资本市场对于小米究竟是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拷问后,小米IPO发行价最终趋于保守,低于此前券商们的预估。

虽然低于预期,但也是属于所有小米人的巨大成功。况且小米未来还具有无限的可能性。雷军说小米是“新物种”,新事物往往伴随争议,但也贵在“新”字。

这个“新”,一方面体现在小米的诞生壮大,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乃至小米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新国货给整个中国制造业带来重要的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

另一方面,小米的新“中国式合伙”,也是小米的一个实验尝试,也并不完美,但希望可以给创业者一个好的创业范本。合伙创业就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一难不通关,很可能就是死亡。全部通关,才能取到真经,修成正果。

有人说,小米发展是火箭速度。其实,算上此前在金山摸爬滚打16年、做天使投资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播种实验3年与小米艰苦创业8年,因“风口理论”被媒体认为的“机会主义者”的雷军已经为现在的小米足足准备了27年。小米走到现在,已经在路上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前面的路还很长。

有人说,雷军是个野心家。如果说雷军把关于软件的光荣留在了金山,那么关于未来的野心则寄托給了小米。

让我们拭目以待。

大败局:从3000多家门店到一无所有,上岛咖啡输在哪

作者:杜鹃来源:中国加盟网(ID:tcsdjmw),岭南会(ID:lingnanchuangye) 

曾几何时,上岛咖啡是城市小资和商务人士最喜欢去消费的场所,没有之一。

毕竟,上世纪末,在刚刚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大陆地区,“咖啡”这个洋玩意儿的普及率并不高,所以咖啡厅也自带了一种新鲜和奢侈感。

上岛咖啡就在这样一个时机,于1997年进入了大陆这个广袤的市场,远远早于星巴克或COSTA。缺少同行业竞争者的上岛咖啡一家独大,在最好的时机,抢占了巨大的市场。

可以说,在九十年代时,许多人第一次进入咖啡馆,踏进的就是上岛咖啡的门槛。所以,短短七年时间,依靠拓展加盟店,挂着上岛咖啡招牌的门店在大陆达到3000多家。

遗憾的是,如此的辉煌成绩并没能持续下去,究其原因,几大“致命伤”不可不说。

 

01. 只管收加盟费,缺乏服务支持

上岛咖啡的加盟模式很简单,仅仅收取初次加盟费以及后期续约费。在短期“加盟费”的利益驱使下,股东们为了迅速获取资金,大肆拓展加盟店数量。

在这样的模式下,上岛咖啡收取了加盟费用后就基本撒手不管,采取放养制度。那么,既没有开店选址的调研和指导,也没有中期销售的支持,甚至也没有后期营销数据分析,除了一块上岛咖啡的金字招牌,缺乏创业经验的加盟商只能靠自己摸索前行。

例如,很多想要开咖啡店的创业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咖啡店要有“特色”——要有文化主题,要在环境、菜品、音乐、装修等方面下功夫。的确,这些要素都很关键——做得好,会让消费体验更加舒适,增加黏性;无功无过不会扣分;但要是做得差了,轻则人气流失重则砸了招牌关张撤店。

但是,你要知道,它们都是附加项。很多人似乎都会忘记一点,一个咖啡店,最重要的当然是做好咖啡。连咖啡都做不好?零分拿好,远走不送。作为品牌商,上岛咖啡当然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如果不将这样的经验分享给加盟者,创业者没有人带领,要摸爬滚打地走过多少弯路才能踏上康庄大道?

上岛咖啡的加盟方式简而言之就是:给钱就行!品牌收取初次加盟费和后期续约费,加盟门店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早些年,初始加盟费20万~30万元/年,还有5~6万元/年的加盟管理费。初期筹备,需从总部进货,价格比市场上贵一半。总部也会派驻经理、厨师,工资又加盟店支付。经营中遇到问题,也可向总部求助。

很多老板以为开这么个店,逼格高、赚钱容易、经营也轻松。但是,事实情况呢?

对于开店而言的第一个重要项目——选址,总部并没有指导;员工培训,老早就停了;经营支持,聊胜于无;食材采购,后来放任不管。

也就是说,你每年几十万买的就是一块招牌。到底怎么经营,基本全靠自己摸索。难怪刘强东曾说:“五年之内全国几千家上岛咖啡,加盟不用去选店、培训,只收加盟费。这种商业模式有违消费者利益。”

总部光顾着自己收钱,对于门店不予运营支持,很多老板连本钱都没收回来,店就开不下去了。关店看起来亏的只是加盟商,毕竟品牌方该收的钱都拿到了,而且还有大批人在加盟的来路上。可是长远看来,门店经营不好,品牌会受损,加盟商也就越来越少了。

 

02. 缺乏严格而统一的品牌管控标准

由于领先于竞争对手进入大陆市场,上岛咖啡顺风顺水地做大做强。

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能力参差不齐的加盟商们现在上了同一条名为上岛咖啡的“船”。作为“船长”的品牌商,就该筛选一下“船员”的体格,培训他们的“航海技能”。只有步调一致,动作统一,才能保证航行时大家的力量能用在一处,不至于跑偏。

如果没有一套标准而严格的加盟管控制度来实现“标准化”、“统一化”,那么过度自由发挥的枝叶,只会白白浪费掉品牌这颗大树的养分。

比如,上岛咖啡的品牌定位在高端商务会谈,而一些加盟商看到其他行业本土化做得风生水起,就蠢蠢欲动地想要进行尝试。一个品牌,进行本土化经营的策略需要谨慎评估和制定,稍有不慎就会失之千里。

然而,上岛公司并没有关注到这样的“异动”,或者说,他们也没打算“费心”来管这事。于是,上岛咖啡慢慢变质——有的店,咖啡质量上乘,环境舒适;有的店面乌烟瘴气,喧闹嘈杂。原本“高端商务会谈场所”变成了“地方炒菜”和“抽烟打牌聚会”的地方。甚至一些店面颇有“创意”地提供了麻将桌供客人搓麻……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而没有管辖和约束,任由加盟商自由发展的品牌,又会出现多少颗老鼠屎呢?

毕竟,对于加盟商来说,上岛咖啡的品牌只是他们抱的“大腿”——一块借以吸引消费者的招牌。因此加盟商们只关心自己的利润,至于维持品牌口碑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控制的咖啡质量、装修风格、服务水平,那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

加盟商自扫门前雪,损害的其实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品牌的整体形象。当品牌形象下降,自然会带来利益的损失。但上岛咖啡的股东们正忙着打自己的小算盘,也无暇顾及为一些加盟商做培训和后期指导。

特许加盟需要管控一个度,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及硬件、门店的精细化管理都要跟上。而上岛咖啡始终在吃品牌的老本,没有明确的品牌规划和重新定位,呈现出的是末路态势。

 

03. 股东内讧,掏空品牌生命力

可能是因为生长在“和平年代”,上岛咖啡并没有产生忧患意识。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齐鸣则就曾指出,上岛咖啡过于依赖成功的前期加盟模式。由于缺乏居安思危的战略思想,公司股东并没有齐心协力地为应对之后竞争者的挑战做出准备,反而早早的为多分一杯羹打起自己的小算盘——这也直接导致了对加盟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足,使其成为一盘散沙。

另外,股东们在自己分管的商业区域内,借助经营上岛咖啡品牌的经验上创立新品牌,升级加盟模式。专注叫板打擂和为自家拆台的子品牌——两岸咖啡、迪欧咖啡、欧索米萝咖啡、法牧牛排咖啡和UBC咖啡等与上岛咖啡在同一领域直接争抢同样的消费群和市场。

中国烹饪协会国际美食委员会秘书长许萌曾对媒体表示,股东纷纷自行创立咖啡品牌,可以理解为他们不再看好上岛咖啡这个品牌。

忽略了“管理”这个品牌生存的核心,上岛咖啡早晚会因为“目光短浅”、“脏乱差”的加盟把自己夹死。

 

04. 丑闻频出,不少老板“躺枪”

品牌日渐西山,伴随不少门店歇业,储值卡无法兑现、消费者声讨现象在各地频繁上演。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总部和其他门店都没有义务协助解决。

对于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而言,A店倒闭,成百上千的钱就这么打水漂了?心有不甘,顾客只好找到挂着同样招牌的其他门店。各加盟店与总部是“单线联系”,这个门店的卡都无法在另外一个门店消费,遑论帮其还债!

可是,吃了哑巴亏的消费者总归心有怨恨,对于品牌失望透顶,甚至迁怒于其他门店,导致其他门店名誉受损,生意一落千丈,老板真可谓无辜“躺枪”。

更有门店爆出强制消费,比如在西安一家上岛咖啡,客人消费了38元的咖啡,结账时被被告知收取50元,服务员解释本店人均最低消费25元,而且当顾客要求开具发票时,店家以系统有问题拒绝了。

这样接二连三的丑闻,不仅损害了品牌方,更是伤害到每一个加盟商家啊!

 

05. 市场下沉,五六线城市前景如何

在一二线城市颓势已然,上岛咖啡似乎做了战略调整,逐渐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不仅布局新疆地区,还在五六线的县级城市开店。虽说一线城市的消费方式会影响二三线消费者,但品牌势能渐弱的上岛咖啡靠市场下沉,能否另辟新天地还有待观望。

除了“下县城”,上岛咖啡集团还“加备胎”,推出法牧牛排咖啡和 UBC coffee。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岛咖啡店办的储值卡并不通用。之前曾有消费者因加盟店跑路储值卡无法使用与上岛公司发生纠纷。对此,甘先生解释说:“合同里面规定公司不约束加盟店的经营,储值卡只能是单店自己办,公司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店是不能通用的。”但不少消费者表示,上岛咖啡在办卡前并未向消费者提示门店之间不能通用。

 

06. 末路态势凸显管理短板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指出,加盟有两个渠道盈利:一个是加盟费,另外一个是食材的采购。如果上岛咖啡的加盟店有自行采购权而不是总部集采,说明其加盟体系已经失控。

近年来,星巴克、COSTA等外资咖啡品牌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数量红海引申出了价格、运营以及门店管理等问题。上岛咖啡近几年始终在吃品牌的老本,没有明确的品牌规划和重新定位。此外,上岛咖啡的消费人群与星巴克、太平洋咖啡等出现重叠,当其他品牌不断完善服务及店面管理的时候,更加凸显了上岛咖啡的管理短板。

“咖啡行业高速扩张的年代已经过去,行业的替代者也有很多。上岛咖啡走到今天,在中国市场已经呈现末路态势了”,朱丹蓬说,“特许加盟是市场快速扩张的方式,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管控这个度,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及硬件、门店的精细化管理都要跟上。”咖啡业研究员、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齐鸣认为,前期加盟模式太过成功,让上岛咖啡过于依赖品牌加盟这一模式,从而陷入了“船大掉头难”的窘境。

“上岛咖啡并非没有展开自救的机会。”咖啡时间创始人李伟此前表示,首先,商务模式或者休闲模式的定位需要清晰。其次,近年来国内咖啡消费持续上涨,加盟重心可以逐渐转向三四线城市。

两个加盟品牌,定位精致、高端,但门店数量还很少。

 

正是上述一系列因素,导致了上岛咖啡的衰落!除去品牌方面的影响,股东内讧是上岛咖啡逐渐没落的主要原因,作为管理者,更应认识到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学会利用股权去招募同自己价值观一致、对企业忠诚、对团队有价值的合伙人,学会运用股权智慧去引进加盟商、利用股权去激励优秀分店店长,从而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与扩张!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董明珠的“全员持股”到底靠谱吗?

董明珠承诺,格力可能要全员持股了。6月25日,格力电器2017股东大会召开,董明珠在承诺给员工分完房之后,又开始争取所有员工持股!会上董明珠说:“我们有九万员工,我们员工一人拿十万元就是90亿元;一人拿一百万,就是900亿元,按现市值算可占比30%,是绝对老大,在我退休之前,争取让所有的员工都持有格力股票!” 

全员持股靠谱吗?

众所周知,全员持股比较适用于管理知识分子为主的企业,例如高科技行业,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容易量化,不容易显现,需要通过高回报激励他们内心的工作欲望。“全员持股”并不是指每一位员工都持有公司股份,而是指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持有公司的股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造富狂潮来自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其上市前全员持股计划,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造富狂潮。正如你所见到的,这样全员持股的“造富机器”多用于互联网公司,而比较少用在格力这样的传统型企业中。 

你的公司适合全员持股吗?

没有哪一种股权激励方式是万能的,企业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公司的成功模式,也不能随意选择一种方式来操作,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股权激励方式,取决于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员工的诉求。一个公司是否适合全员持股,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综合考虑对企业预期激励效果评价、财务计划、股东的意愿、员工的意愿等等。

在实践中,如果企业要实行全员持股,需要避免以下问题:
01.避免全员持股福利化造成“大锅饭”。从经验来看,平均的、普遍的员工持股不成功,容易形成大锅饭,且企业分红压力大。与全员持股相比,采取管理层和技术骨干持股更有利于稳固公司核心团队,激活企业发展动力。
02.因地制宜为要,避免生搬硬套。随着中小型企业的急剧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留住人才显得极为关键。员工持股计划毕竟是舶来品,能否结合中国国情,中国人的企业文化特点制定出符合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就显得极为关键。
03.股权期权激励的方式实际上是将员工与公司的长期利益“绑定”在了一起,一方面降低初期成本,一方面使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 
关键在于如何设计了,自己操刀切出一堆烂蛋糕,不如找专业人员或机构操刀。如果所有员工都拥有股权,股权激励也只是一项福利措施而已,可能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激励作用。
一般而言,股权必须为少数人获得,并且与业绩高度相关,才能有激励效果。员工持股并不是公司业绩改善的充要条件,公司业绩的改善取决于体现员工在公司中参与度和控制力的具体项目,员工持股的作用机制的链条不能太长,还要确保作用机制长期有效、而不仅仅是当下的分红;但利润分享本身,如果设计得当,在多数情况下却对公司业绩有着正面的作用。

合伙人合的不是钱,而是人品、格局和规则

创业,本就是九死一生。但目前,你听到、看到的都是九生一死,一个个成功的IPO都把企业家光环的一面无限放大。因此,掩盖了大街小巷里,每天都在破产、倒闭,痛哭、失败的人。

因此,你的眼里,才都是成功。并用这类与你无关的成功来激励自己,这才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

创业,其实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去做一件事情,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过程;而不是成功与否的过程,是信任与格局的筹码。

创业,一个人很难成事!因此需要合伙,但合伙到最后,基本上没有一个善始善终的。更惨烈的是:合伙打天下成功之后,发生了各种父子反目、夫妻结仇、兄弟残杀的血淋淋的事件。

所以,合伙,合的不是钱,而是人品、格局、规则!

投名状法则

1、出钱规则(各出多少?差额如何平衡?股权如何划分?)

2、出力规则(如何分工?谁干什么?什么责任?)

3、赚钱规则(赚谁的钱?用什么去赚?怎么个赚法?)

4、执行规则(谁去执行?怎么执行?什么责任?)

5、领导规则(谁来领导?资本领导?技术领导?销售领导?当赚钱的人和出钱的人不是同一个人时,谁当领导?领导权多大?集体投票权多大?)

6、罢免规则(领导出问题怎么办?战略出问题怎么办?哪些事件发生才可以启动罢免程序?)

7、退出规则(为了不把矛盾扩大化,如何退出?原股退出还是议价退出?损耗成本计算标准?)

 

翻脸法则

(提议、动议、附议、反对、弃权、表决的议事规则)

1、战术失误处理规则(是换将,还是换方法?)

2、战略失误处理规则(是换帅,还是换战略?)

3、观点冲突处理规则(是投票平息,还是专家平息?)

4、人格冲突处理规则(是打架解决,还是司法仲裁?)

5、发生矛盾处理规则(是控制情绪,还是找出问题?)

6、矛盾升级处理规则(是团伙打架,还是独立决斗?)

7、撕破脸皮处理规则(是双双驱逐,还是集体散伙?)

8、相互动刀处理规则(直接报案!)

绝不合伙法则

1、有诈骗经历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2、说话不靠谱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3、对父母不孝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4、言语之间眉飞色舞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5、参与帮派势力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6、太讲哥们义气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7、经常挑战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8、斤斤计较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9、喜欢抱怨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10、喜欢多嘴、摆弄是非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11、善于发现问题,但从不主动解决问题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12、推诿、善辩、否认的人,不能与其合伙。

13、有严重的极端政治倾向的人,不能与其合伙。(玩什么都别玩政治,做生意,没人能玩得起政治)

 

分钱法则

1、以出资优先的分红规则

2、以技术优先的分红规则

3、以出力优先的分红规则

4、以卖命优先的分红规则

5、以年度利润的百分之五十分红,另五十做发展基金

6、员工之间的分红规则

7、员工之间的期权规则

8、员工之间的奖励规则

9、不可分资金的公益化处理规则

散伙法则

1、以兄弟名义合伙的散伙法则(烧掉烂帐,重头来过)

2、以哥们名义合伙的散伙法则(一顿痛哭,各找各家)

3、以朋友名义合伙的散伙法则(一杯老酒,各奔东西)

4、以生意名义合伙的散伙法则(一纸判决,一拍两散)

管理法则

1、别打脸充胖子,能苦则苦,办公条件先不讲究,节约成本。

2、能自己干的活就不要请人,请人更花钱。

3、必须要请的人,就要不惜代价去请到。

4、先别盲目追求品牌,而是要追求市场。

5、不要一上手就做一个系列产品,最后把自己困死在系列里面。

6、一定是主打一款产品,单点突破,野蛮生长。

7、大多时候,所有的领导都是干活的,必须冲到第一线。

8、不要一点小权在手,就摆出个领导架子,没人屌你。

9、用最快的速度给公司做成一个市场标签,让用户记住。

10、尘埃初定的时候,抽空让自己歇一歇,大家聊聊前景问题。

11、不差钱的时候,把合伙人中最笨的那个送去学习。

12、成功了不要志得意满,而是事事警惕,市场随时会让你死去。

13、公司有点样子的时候,快速融资、快速做大。

14、融资的时候不要过于纠结股份,而错失发展良机。

15、玩资本比玩产品要轻松一点。

16、玩平台比玩资本更牛逼一点。

17、能做成平台就做成平台,而不要迷恋自己的产品。

18、每个资本家能活到最后的,都不是傻子。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成长其实是一种“变态”

成长是指一个人能力的提升和修为的提高,是自身不断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放眼古今,那些更有竞争力的或者新生的物种都是随着自然的变化演进而来的,相对于原有的物种,甚至可能是一种颠覆。人的成长也一样,也是一个必须不断改变的“变态”的过程。

一、成长就是放弃

人的本能是追求幸福,追求大众的认同,追求合群的状态,不喜欢孤独,表现上就是热衷获取名利、讨好别人,甚至哗众取宠、人云亦云,结果却往往因此而丢失了自己。

一个人真正要成长是需要放弃那些看似正常却是消磨时光的生活,比如看电视、打牌、逛街、旅游等各种的娱乐,甚至要放弃陪孩子、陪家人的时光,不然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满足个人的成长需要。

现实中太多的人喜欢放任自己的个性,美其名曰“张扬个性,表现自我”。但是真正的成长却是要放弃个人的很多爱好、很多性格,甚至没了个性,没了生活的享受,所有还保留的性格也都只是为了工作和成长,比如合伙人之间的合伙,表面上看是合伙,一派和谐,其实是真正的妥协,从个性向规则的妥协,让合伙人之间只有工作,最终走向真正的和谐。

如此多的放弃,甚至包括个人的健康,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并愿意承受,所以我们会发现太多的人活了一辈子也没有活明白,人到暮年还活在为私为我、斤斤计较里,因为太多的人不舍得放弃。

二、成长就是痛苦

人的本能是习惯于追求舒适,依赖别人,依赖已经习惯的,排斥陌生的,找借口不去做改变,比如很多人不愿意放弃使用鼠标,说不用鼠标让操作变慢,看似合理的借口,其实是因为不愿改变;很多老板不会用电脑,借口是文科出身不懂电脑,或者是年龄大了学不会了等等;很多人明知道自己有短板,有硬伤,却不去修补,或者自己不懂又不去学,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很多人不喜欢写东西,认为自己写不了,就完全依赖于别人……其实在企业还小、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你没钱请能人,而且你的接触面窄,也很少能见到能人,而真正的能人也未必愿意帮你,所以老板是必须亲历亲为的,就像养孩子一样,无论如何保姆也替代不了亲娘。就写作而言,我个人的经验是只要坚持去写,就慢慢会变的会写。

改变是痛苦的,所以人本能的不愿意去改变,但是人除了感性以外还有理性,所以人要人为的去努力克服自己人性中的短板,尝试给自己设定几个目标,尝试去改变自己、挑战自己,摆脱过去的舒适区,放弃自己习惯的,学会习惯不习惯的。比如中国人大多不喜欢吃西餐,王石也一样,但是王石在哈佛、剑桥学习时却坚持吃西餐,因为他要了解和融入西方文化。这就是一种强制改变,不舒服也要去改变。

一个人的成长和年龄无关,和心态有关。有些人20多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变老了,是人未老心先老,有些人却是人老心不老。我也在尝试做各种的改变,比如我为了追求对品质的理解,全部使用苹果的产品,也从去年开始要求泰山管理学院不再购买笔记本,强制要求员工使用苹果的平板,包括教学设备。当然这些改变和那些优秀的人相比还差的很远。

成长是痛苦的,不仅仅因为改变的痛苦,还因为放弃了很多,人生一定会有遗憾,比如失去了很多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也失去了健康,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生的完美其实就是一个不完美的过程,选择了成长的同时也就选择了不完美,选择了遗憾和痛苦。

很多人认为,人只要有钱就会豁达、不计较,表面上看好像有道理,其实是他们经历了足够多的痛苦换来的,与钱本身没有关系。

三、成长就是孤独

人都喜欢优秀的人,也一样喜欢自己能做的优秀,但是现实中因为优秀的人可能会抢走更多的名和利,所以每个人又都排斥优秀的人,所以越是优秀的人,人缘越不好,比如乔布斯。而优秀的人也不喜欢笨人,因为他觉的笨人太耽误时间,宁愿读书也不喜欢和笨人在一起,所以人越优秀越孤独,正如叔本华所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现在各种的舆论宣传让人们用财富和名望去定义成功,用成功来衡量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财富和名望,就认为这个人是失败的。但是我们忘记了,一个人真正的成就是他个人的成长,和财富多少、名望多大没有关系,财富和名望只是一种附属品。

任何人,无论贫富贵贱,最终都要走向死亡,企业也一样,再有成就的企业家,他的企业也终究是会死掉的,这是自然的规律,所以不能以结局论英雄,否则所有的英雄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一个人只要能做成事,他就经历了成长,他的人生才真正有意义。

前些年我们都在学小米,后来发现小米不如华为了,很多人就认为雷军失败了;联想这段时间也遇到了些问题,很多人又开始抨击联想不行了,其实我们与他们相比差的太远了,试问有几个企业能做到小米的规格?有几个老板能有雷军这样的成长?用暂时的成败来衡量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狭隘的一件事,也显的自己很浅薄。

中国人有一个毛病——好为人师,事业上多少有点成就的老板,特别容易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当年史玉柱失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老师的姿态来评判他,史玉柱只是笑而不语。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评判他的人有几个超过他了呢?

成长过程中的孤独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性。

四、成长就是坚守

成长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行为改变之后的固化,需要坚守,不坚守就没有办法固化,而做成事本身也需要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

凡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那些追求短平快的人失败的概率非常高,因为长的快,死的也快,那些追求不劳而获、追求投入少而得到多的人,更难做成事,也谈不上成长。

坚守的过程是自己内心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练、个人修为的提升,表面上看似乎很坚定,其实内心也在疑惑、焦虑、恐慌,坚守实际上更像一个让自己不断坚定的过程,从疑惑变的坚定,从焦虑变的自信,从恐慌变的坦然。

结语

名利上的成功都是外在的,成长却是一个人内在的丰富与提升,自古有云“内圣外王”,可是太多人给搞反了,只追求外在的成功,忘了内在的成长。当容颜老去、繁华散尽,才发现外在的一切都是一场空,而看淡名利上的成功,放下对衣食住行的层层追求,回归心灵的自由才是真正的成长和幸福。

 

浏览其他文章,请前往Knowledge Base.

最值得老板考虑的内部股权众筹

摘要:众筹表面上看是融资,实质上却是通过融资去融人、融智、融资源。过去通常是缺什么找什么,现在通过众筹可以变成缺什么找有什么的人,让有能力、有财力、有资源、有智慧的人成为股东,让身边的人成为股东,把个人事变成大家事,共创、共享、共担。

拥有自己的合伙人团队是很多老板梦寐以求的。建立合伙人团队,通常可以采用的方式有股权激励和内部股权众筹,那么到底该选择哪一种方式更好呢?

Read more